美文网首页
美嫺学习复盘笔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故染不可不

美嫺学习复盘笔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故染不可不

作者: 美嫺 | 来源:发表于2023-07-21 21:44 被阅读0次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会长成什么样。

    这就是家庭教育中的“镜子效应”: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映照出孩子的未来。

    每个孩子的成长方式,其实都是复制现在的父母。

    父母什么脾气

    孩子就什么性格

    美嫺曾看到网上这样的图片:

    男孩不小心把牛奶撒了,父亲见了,高高地扬起巴掌就要扇下去,男孩害怕地伸手去挡。

    多年以后,男孩成了父亲,看到孩子犯错,第一反应竟然也是暴力相待。

    客厅里,母亲正怒气冲冲地对着女孩咆哮,面对母亲的怒火,女孩吓得只能用手捂住耳朵。

    这一刻,女孩怎么也不会想到,后来的她,也会长成为一个易燃易爆的母亲。

    一张照片,就是一个轮回。

    父母失控的情绪,不会消失不见,只会转移到孩子身上。

    潜移默化地,将暴戾、冲动一点点烙印在孩子的性格里,让孩子成为一个情绪化的人。

    节目《超级育儿师》里,就有这么一个易怒的妈妈。

    女孩一犯错,妈妈就生气地拿出衣架要打她,甚至,妈妈还用针扎的方式来惩罚女孩。

    这样成长起来的女孩,也复制了妈妈的暴脾气。

    弟弟招惹到女孩,她上来就揍弟弟两下。

    女孩心情不好,也总是拿弟弟出气:

    戳眼睛、扇耳光、砸头、拳打、脚踢、猛推……

    从早到晚,家里到处充斥着妈妈的吼声,姐姐的尖叫,弟弟的哭喊。

    事后,育儿师兰海曾问妈妈:“你小时候,妈妈也这样对你吗?”

    她几度哽咽,不愿再回忆,虽然不记得犯了什么错,但父母愤怒的表情和那一句句“你怎么不去死”,一直刻在了她脑海里。

    所以她明知道发脾气不好,可就是忍不住对孩子发怒。

    暴力情绪就这样在亲子间代代相传。

    胡适曾说: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父母努力修炼自己,遇事少责备,平常多宽容,把温柔、和善带给孩子,孩子才能习得管理情绪的方式,修得好性格。

    父母什么习惯

    孩子就什么成绩

    一位从业15年的教师朋友,曾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

    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如何,去看看他的父母就知道了。

    她班上有两个同学小语和小涵,聪明劲都差不多,妈妈都是在家陪读的,但成绩却天差地别。

    家访后,她才知道,小语的妈妈平时爱打牌应酬喝酒,很少顾家,也不管孩子。

    偶尔回家早,也是躺沙发上,玩手机,追剧,刷短视频。

    因为她沉迷娱乐,染上一身垃圾习惯,小语耳濡目染下,也爱上玩游戏,平时总是流连网吧,不写作业,一副不思进取的样子。

    朋友说:“小语妈妈喜欢“葛优瘫”的习惯,和小语上课总是东倒西歪的习惯简直一模一样。”

    而小涵的妈妈,虽然全职在家,却一直没有闲着。

    每天早上6点半,她就起床看书充电。

    平时,小涵写作业时,她就边上自学,准备考取教师资格证。

    即便做家务,妈妈也是一边忙,一边听音频学习。

    每天晚饭后,妈妈还总是约上爸爸一起在楼下空地打打球,或是跑跑步,回家后总是乐此不疲地交流运动的好处。

    看到妈妈这么积极阳光,小涵也自觉自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小涵说:“有时候,我早上起不来,一看书就发困,一运动就犯懒,可当我看到妈妈都还在坚持,就突然觉得早起也没有那么痛苦了,读书好像也没有那么难,运动也成了每天的习惯。”

    古人云: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坏习惯,是最容易传染的。

    父母若暴露给孩子一身恶习,就没资格怪孩子不成才。

    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自己首先要变成那个样子,用习惯带动习惯,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什么言行

    孩子就什么修养

    父母的言行,决定着孩子的德行。

    熊孩子的背后,往往是父母先做出了最差的示范和影响。

    曾看过一个视频。

    一位妈妈带孩子去游泳乐园戏水,趁人不备时,妈妈当着孩子的面,偷偷摘下了泳区的绿香蕉。

    环顾四周无人注意,妈妈更是接连扯下更多的香蕉。

    看完唏嘘不已。

    这位妈妈看似占了很大的便宜,实则吃了最大的亏。

    在孩子面前不守公德心,只想着贪图一时便宜,其实是对孩子教养的摧毁和破坏。

    因为在孩子还不能明辨是非的时候,父母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作为参照的标准。

    父母若是举止粗鲁,孩子自然没有礼仪教养;

    父母若是满口脏话,孩子自然不讲文明礼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

    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

    父母常“看到”孩子的问题,却不知这其实是自己的问题在孩子的身上“开花”。

    父母与其整天口头上教育孩子,要善良要有修养,还不如实践中做一次给他看。

    主持人白岩松家住在顶楼,每天坐电梯回家后,他都会摁下“1”,让电梯回到第一层。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晚上回家,让电梯下去,可以方便TA人,缩短等待的时间。

    白岩松向儿子解释了这么做的理由,却从未跟儿子说你要这么做。

    但儿子看在眼里,很快就学会为别人着想,每次走出电梯,儿子就主动把电梯摁回一层。

    就像白岩松说的:当父母做大的挑战,首先是你在做什么。

    父母的修养,是孩子最好的家教。

    父母拥有根植于内心的修养和推己及人的自觉,孩子才能沿着父母的足迹,做一个心中有TA人、行为有规范的孩子。

    父母什么生活态度

    孩子就什么精神面貌

    知乎上,美嫺看到一个扎心提问:有个爱抱怨的妈,是种怎样的体验?

    一个高赞回答,揭开了很多孩子的伤疤:

    “只要妈妈一开口,就感觉生活里没了光。”

    这样的妈妈,常常苦着一张脸,整日唉声叹气。

    吃顿饭,她能为菜价贵,骂骂咧咧十几分钟,导致小小每次吃,都觉得是自己不配。

    更让小小难受的是,妈妈总喜欢在TA面前数落爸爸的各种不是,还把怨气浇到TA身上:

    “哎,我当初怎么瞎眼嫁给你爸的,然后又生了你个烦人精......”“

    用女孩的话说:“每次妈妈开口,看到她嘴唇一开一合,那种尖利的抱怨声充斥着耳膜,让我的内心一片荒芜。”

    妈妈无尽的怨念和指责,就像一个黑洞,不断地吸食着TA的心理能量。

    后来,她甚至开始“遗传”妈妈的负能量,看问题也变得悲观。

    严重时,还想过自杀。

    孩子是天生的能量接收器。

    父母若总是消极、悲观、爱抱怨,孩子的脸上一定是灰蒙蒙的,看不到半点阳光。

    而智慧的父母,纵使生活给了TA们一颗酸柠檬,也会把它切成柠檬片,加上蜂蜜水,再倒给孩子。

    就像《当幸福来敲门》里的黑人老爸克里斯,再苦再累,他没有跟儿子说过一个苦字,而是用积极的行动告诉儿子:只要足够努力,幸福就会来敲门。

    就像《小鞋子里》的爸爸,日子虽艰难,但他从不和孩子抱怨贫穷,而是再难,也说“爸爸会有办法”,乐观地和孩子描绘美好的生活。

    一个嘴里有笑,眼里有光的父母,才能给孩子传递快乐和正能量,教会孩子用积极向上的姿态生活。

    一个心态乐观,情绪松弛的父母,才能为孩子的人生注满温暖和希望,让孩子不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当父母的活成了一束光,孩子才有可能活成一轮温暖的朝阳。

    美嫺记得樊登老师曾说过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

    他说:

    你有没有想象过,自己整天生活在监视器下边的感觉?

    就是你的一言一行,永远有个摄像机在拍着你,然后把它记录下来。

    虽然听着挺吓人,但事实就是,我们每天都被孩子监视着。

    TA将我们的行为、习惯、脾气、生活态度统统记录下,然后作为自己的人生准则,模仿和传承。

    最后如照镜子般,将我们的样子粗暴地投射在我们面前。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所以,教育孩子的王道,是父母执着地栽培自己。

    做父母的对了,孩子自然不会差。

    以上是今天的学习笔记复盘,生活中美嫺陪伴孩子一起学习成长,深知父母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希望我坚持每天的学习复盘笔记对陪伴孩子成长的您也有所帮助。

    我是吴美嫺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规划师。

    我在贵州贵阳感谢您的阅读和留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美嫺学习复盘笔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故染不可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nt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