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频去北欧参加的也是建筑艺术之旅,行程包括了瑞典,芬兰,挪威,丹麦,冰岛和格陵兰。书中记录最多的是与艺术相关的内容,也让我们读到了她那些精彩文案的灵感源泉。
瑞典知名的雕塑家卡尔·米勒斯曾经是罗丹的助手,1925年他在巴黎世博会荣获了雕塑大奖,在瑞典著名的米勒斯雕塑公园收藏了米勒斯的很多杰作。雕塑家的很多灵感来自圣经,神话,寓言,舞蹈,东方绘画,还有自己的梦境。他喜欢以西方古典雕像为范本,也吸收了中世纪的民俗雕刻。据说米勒斯经常去卢浮宫认真观察前人的作品,通过不断学习完成了自己栩栩如生的奇幻世界。现在他的很多作品被世界各国收藏,在北京的雕塑公园就有《人鱼飞马》和《天之骄子》。
特别喜欢米勒斯在斯特哥尔摩音乐厅前的《俄尔普斯》,漂浮在半空中的俄尔普斯演奏着七弦琴,下面有八个人围在四周,整组雕塑作品虽然是铜铸的,却非常轻盈活泼,充满了韵律感。雕塑家非常喜欢漂浮的自由感觉,他还浪漫地幻想过自己来生要变成一片睡莲,漂浮在家乡的乌普兰德湖面上。
斯德哥尔摩市立图书馆的设计也非常特别。像竞技场般的弧形建筑,外面是草地、湖水、树木。入口处有一本用书折成的立体雕塑,一对金色男女的门把手,在每位读者出入时分分合合。里面有三层挑高,借用了古埃及的建筑形式和装饰,天上有采光,廊柱上用灯光代替了古时的火把,圆弧形的立体大书架上,密密麻麻地摆满了凝聚人类智慧的书本,非常壮观。在这样的空间中,人会感觉自己很渺小,却很满足。
另一个会让人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就是芬兰的岩石教堂。位于赫尔辛基的这个教堂是建筑师Tiom与Tuomo Suomalainen兄弟用一年时间建造的。他们将当地的一块大岩石敲空,弄下来的碎石堆成了五乘九米高的教堂外墙。用上百支钢条支撑起了直径二十四米的圆形铜盖作为教堂的屋顶。
阳光透过钢条的缝隙照射到建筑内部形成黑白琴键的效果,使整座建筑充满了韵律感。由于天然的回音效果,在这里无论是听布道,唱诗还是管风琴演奏的音乐都仿若天籁,带着强烈的震撼力。走出教堂可以爬到岩石的屋顶上,铜质镂空十字架透出背后石头的质地。设计师巧妙利用天然岩石打造的洞穴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礼拜者终身难忘。
位于Mannerheimintie的赫尔辛基当代艺术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芬兰厅连成一线,是了解芬兰文化的最佳场所。在这里的任意角度都可以看到艺术与自然的相互映衬。馆内是1960年以后的现代艺术作品,涵盖了绘画,雕塑,舞蹈,装置以及多媒体影片,而最特别的是整座建筑空间设计蜿蜒起伏,让参观者不断地收获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