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当我们换了一个新发型,或者是换了一件和平时风格不同的衣服时,我们就会觉得很多人都在关注自己,甚至还在对自己的新发型或者新衣服做出了各种评价。
但别人真的注意到我们的改变了吗?
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汤姆·吉洛维奇和美国心理学家肯尼斯·萨维斯基针对这一点,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要求一位大学生穿上一件印着过气歌星头像的T恤,因为过气的明星然让他觉得很尴尬,所以他很别扭地走进已经有学生在的房间时,他感觉很窘迫,觉得有一半人注意到了他的衣服。
但是在他迅速离开房间后,工作人员问还在房间内的同学,有没有注意到最后进来那位同学T恤上的头像时,却只有大约20%的人才注意到。
吉洛维奇和萨维斯基因此推论出:人们太在乎和自己有关的事物,以为别人的目光都聚集在自己身上,这就是焦点效应,也被称为是聚光灯效应。
人之所以会有焦点效应这样的心理,最初是因为天性。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在通常情况下,会首先关注自己,遇到事情也会先考虑自己,这本是对自己的关心和保护,无可厚非。
但因为这样的心理,让我们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就如同聚光灯下的明星,别人也该自然而然关注到我们,如果自己做得不好,就会被人笑话。
尤其是在遇到我们喜欢或在意的人时,更会放大这一种关注,觉得对方也会对我们同样喜欢或者在意,也在关注着自己。
当这种关注过度的时候,我们就会因为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而产生焦虑,或者因为发现我们喜欢或在意的人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关注自己,陷入极度懊恼的情绪。
这只是大家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所以才会把别人眼中的行为放大无数倍,让我们无法正确地判断别人的观点。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环境、教育等都在影响着我们性格和心理的发展,同样,受到焦点效应的程度也在发生着变化。
有人会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然后会慢慢避开焦点效应,或者是感受到自己有这样的心理偏见时,会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
但还是有人因为各种因素,比如缺乏引导,没有学会分析别人的评价的价值等,对于焦点效应没有得到正确的认识。这时候,他们的性格会走向两个极端:自负或者自卑。
自负的人是过度放大了自我,觉得自己就是舞台的中心,众人的焦点,然后放大自己的优点,变得自恋起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看到有的人明明很普通,却自我感觉极度良好的原因,这样的人很难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和判断。
自卑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会放大自己的失误,觉得自己不小心的一个失误,在别人的眼里就会成为特别严重,别人会记一辈子。
这会让人陷入长期的沮丧中,并产生自我怀疑。比如逃避问题,在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们会认为这实在太丢人了,倒不如什么都不要做,这样就不会出错了。这在小孩子中有很明显的表现,比如有的孩子在老师点名提问的时候,好说歹说都不会开口,就是怕自己会说错了,索性闭口不言。
社交恐惧症也就是这么来的,在和人相处的过程中,总是感觉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着。尤其是在重大聚会之前,他们会想象很多令自己尴尬的消极场景,从而不敢去社交。
我们总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的注目下,其实,我们只是高估了周围人对我们的关注度,在别人的眼里,我们并没有那么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