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想法读书
【写作攻略8】一个好故事要有好的故事核!

【写作攻略8】一个好故事要有好的故事核!

作者: 朝挖夕锄书香满屋 | 来源:发表于2022-07-06 18:24 被阅读0次

    我开始写作的时候,常常要花很多时间去构思故事的主要情节。因为一个好故事本身就是最好的素材,它代入感强,有画面感,容易与读者拉近距离,省去很多笔墨。

    尤其是现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读者能把你的文章看完,那就已经是你最大的成功了,而故事常常就能起到这样的神奇作用。

    可写一个好故事的诀窍是什么?有人说是故事主旨,有人说是主要情节,有人说是叙事母题……

    其实这些都是一个概念的不同说法,它就是来自于今天我要分享的这本书,作者称之为故事核。

    当我读完其中的故事核部分章节后,对这个概念才有了清晰明了的认识,从此先有故事核,再下笔写故事!

    注:为了更好地介绍书中关于故事核的精华部分,我对部分内容进行了适当简化 。

    一、定义

    故事核是一篇故事的主旨所在,是一篇故事的核心事件。它是故事情节的核心创意点,是故事主线的核心驱动力。

    故事核常常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核心事件和人物内在三观的变化,交代好时间、地点、人物。

    可以用动词勾连一句话设计一条单线索,也可以用一段话(复句)交代动作性事件的序列,写出整个故事的走向脉络。

    在《小说写作实训教程》这本书里,故事核还有一个名称:叙事母题,以下简称为故事母题。

    举例:10世纪印度民间故事《一只鹦鹉的七十个故事》中有《一枚戒指故事》,该故事可以概括如下:

    某购粮者来粮商的住所买粮食,发现粮商不在家,就以赠送一枚戒指的方式诱奸了粮商的妻子。事后,购粮者感到后悔,想要讨回自已的戒指,便找到了那个粮商,要他交出一笔粮食,并谎称:你妻子说你会给她用粮食换一枚戒指。现在,我已将戒指给了你妻子,你应给我粮食。粮商信以为真,一气之下,便吩咐身边的儿子回家取回那枚戒指,还给了购粮者。

    故事核:失而复得的情人礼物→戒指

    二、种类

    1、动作性事件

    故事核是故事情节主线上的核心驱动力,所以,用动作性事件设计故事框架中的核心故事序列是故事核的基本特点。

    举例:《一枚戒指故事》用两个动作性事件——失去(赠送戒指)、复得(讨回戒指),构成了两个故事序列的转折枢纽。

    2、核心价值观

    一个故事母题可以传递不同的核心价值观,进而创造出不同的故事核。

    举例:《一枚戒指故事》说的是主人公粮商因自私和愚昧而遭遇上当受骗,最后接受了惩罚。

    而薄迦丘《十日谈》中有个《两百个金币故事》——改编自《一枚戒指故事》的故事核,但它叙述的是主人公古尔法多巧用200个金币借与还的方式,惩罚了友人妻子的唯利是图。

    3、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钩子”

    所谓“钩子”,就是作者从故事素材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叙事创意点,能够勾住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

    举例:《一枚戒指故事》 的故事核是“失而复得的情人礼物”。故事核中的“失去”与“复得”包含了时间先后关系和因果逻辑关系,并且“失去”与“复得”之间又具有某种矛盾关系,预示着故事世界里可能发生的戏剧性冲突,因而能以“钩子”吸引读者的阅读期待。

    而在小说《两百个金币故事》中,薄伽丘借用了“失而复得的情人礼物”的故事核,还在情人礼物的“失去”与“复得”中增加了借与还的故事序列,进而在小说的价值观主题中设计了新的“钩子”:在情人礼物的“失去”与“复得”过程中,主人公为何与如何惩罚友人妻子。

    所以,故事核是故事中驱动作者写作故事和吸引读者阅读故事的“钩子”。

    三、来源

    1、原创

    从故事素材中挖掘故事核,如《一枚戒指故事》的故事核是“失而复得的情人礼物”。

    2、改编

    如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故事核改编自《一枚戒指故事》→“失中有得的夫妻礼物”:夫妻两人在互赠圣诞礼物中失去了礼物的实用价值,却得到了互相奉献中的夫妻爱情。

    3、借用

    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两百个金币故事》,借用了“失而复得的情人礼物”故事母题,又增加了一个“借与还”的故事核,从而设计了新的价值观主题故事核。

    四、构思

    1、内外困境

    故事主人公内在欲望与现实阻碍之间的矛盾冲突产生各种包袱,进而引发各种问题。

    从故事主人公遭遇的问题出发,找到主人公的主观问题或客观问题构成的故事核之后,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往下看。

    外部困境举例:小说《牛虻》主人公亚瑟遭遇了爱情的挫折和亲情的背弃,构成其人生遭遇的重大客观问题。

    内在困境举例:小说《红与黑》讲述了主人公于连一生的悲剧。他向上钻营的人生志向经常与男女情爱的情感欲望纠结起来,使他在现实生活中遇到障碍,进而形成情感包袱。

    2、人物变迁

    从故事素材中找出主人公的变化轨迹,聚焦于主人公的自身变化或境遇变化的过程之中,进而从主人公的人物主线上构思故事核

    ①自我变迁:主人公自身的价值观念、生活态度、个人性格发生反转,前后有变化。

    举例:小说《教父》的主要内容是主人公迈克尔因父亲险些被黑手党暗杀,违背最初的愿望,卷入了黑手党的漩涡,最后接替其父当上了第2代教父。

    故事核:教父之位的传承

    人物反转:迈克尔从不愿接手黑帮家族事务,到最后成为家族第2代教父。

    ②境遇变迁:主人公自身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生活境遇或人生命运发生重大变异或反转→从主人公的现实生活境遇或人生命运的转折变异中找出故事核。

    举例: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讲的是主人公玛蒂尔德因丢了一条向女友借来的假项链而遭遇不堪生活的故事。

    故事核:项链的借与还。

    境遇变迁:不变的是玛蒂尔德爱慕虚荣的本性;改变的是她10年前后的生活境遇→从安稳无忧的生活状态,到打工挣钱还高利贷。

    3、引发事件

    故事主线上叙述的第一个重要事件,常发生在故事开头。它是一切后续情节的首要导因,打破了主人公生活世界的日常平衡,这样的事件构成了一个“大钩子”式的故事核,称之为“引发事件”。

    引发事件是从故事主线的发展方向上选择的故事核。

    ①外部引发事件:从故事主人公的外在生活遭遇中找出的引发事件,迫使主人公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寻求新的生活平衡的行动。

    举例: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讲述了英国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爱情故事。

    故事核:伊丽莎白与达西因傲慢与偏见的由来和消除而经历了一段爱情的波折。

    主线:二人的爱情式婚姻

    引发事件:傲慢与偏见的由来→达西的傲慢言辞;伊丽莎白对达西偏见的确立。

    内在引发事件:从故事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中找出的引发事件(如一时冲动、人生信念),主人公走上一段充满不确定的故事之旅。

    举例: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故事核: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因自我救赎而获得精神和道德上的复活

    10年前的引发事件:聂赫留朵夫诱奸玛斯洛娃。

    10年后的引发事件:聂赫留朵夫在法庭上认出玛斯洛娃。

    这使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内心深处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救赎欲望。

    4、高潮转折策略

    高潮是故事的最大转折性事件,常常表现为故事主线上的矛盾冲突达到最激烈的程度,因而总是带来故事的转折或反转

    高潮转折决定了故事的全面发展,作者找出故事中的人物反转或发现反转的事件,也就抓到了故事的核心。

    人物反转:主人公反转带来故事主线反转,成为高潮转折的故事核心构思策略。

    举例:小说《茶花女》故事核:主人公玛格丽特因对阿尔芒父亲的一个承诺而葬送了自己的爱情。

    转折高潮:玛格丽特答应阿尔芒父亲的请求离开了他。

    玛格丽特的意外反转:她本来的意愿是嫁给阿尔芒,却背弃了自己的誓言,背弃了自己与阿尔芒的爱情,这一转折高潮客观上导致了整个故事的悲剧结局。

    发现反转:人物或者读者的发现带来转折高潮的故事核构思策略。

    转折高潮=发现+突转

    举例:小说《简爱》故事核:简爱因发现罗切斯特有一个疯病的妻子而拒绝嫁给他。

    反转事件:简爱与罗切斯特在教堂举行婚礼,突然有人举证他有个疯妻子,这一发现击晕了简爱,让她离开罗切斯特。

    5、价值观主导

    作者通过故事传递一些普世性的价值观念和人性话题,揭示故事主题。

    ①单一价值观主题

    举例:《一枚戒指故事》的价值观是粮商因自私和愚昧而遭受上当受骗的惩罚。

    ②复合价值观主题:在故事主线上形成两种以上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常常是“两难抉择”。

    举例:小说《安娜·卡列琳娜》有两个平行而又相关的故事:

    安娜和卡列宁、渥伦斯基之间爱情、家庭与婚姻纠葛的故事;列文和吉提的爱情故事。

    小说给安娜·卡列琳娜设计了“两难抉择”的复合价值观:安娜最初选择自由爱情而放弃了没有爱情的人妻身份,后来却在自由爱情与为人之母的两难抉择中陷入感情纠结,最终又因与渥伦斯基之间的自由爱情发生危机而酿成悲剧性结局。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者通过安娜在自由爱情与为人之母的“两难抉择”矛盾冲突中,设计了小说复合价值观主题的故事核。

    悖论价值观主题: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立或矛盾的主导性价值主题的组合中设计故事核。

    举例: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小说《朗读者》叙述15岁的少年米夏与中年女子汉娜之间因朗读而产生的一段爱情故事。

    故事核:米夏先爱上汉娜,后发现汉娜曾是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被判刑入狱。

    悖论选择:对米夏来说,汉娜有两个对立的身份:曾经的爱人与现在的战犯。

    与“两难抉择”不同的是:作者给米夏还出了一道更加复杂的难题:

    得知实情后的米夏放不下那段曾经的爱情,却又接受不了自己的恋人曾是个纳粹战犯的事实。

    作者创造了第3种价值观主题解决这个难题,充满了人文关怀的回应和理解:米夏用朗读者的方式怀念曾经的爱情,并希望曾经的爱人能忏悔自己的罪行。

    五、思维导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写作攻略8】一个好故事要有好的故事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lsy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