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可以用高晓松老师的那句“人生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来概括《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了,网友吐槽“一言不合就背诗”。
可是,我就是喜欢听吴秀波念诗啊。
去国怀乡。——范仲淹《岳阳楼记》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初中时阅读并背诵全文的《岳阳楼记》,惭愧啊,到现在记得的只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此心安处是吾乡。——苏东坡《定风波》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客居海外的老头讲出“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一句,少了那种烂大街的鸡汤味儿,倒有点沧桑酸涩。老头去世的时候,老太说“人在哪儿,家在哪儿。人不在了,家在心里。”
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苏轼《屈原庙赋》
“从前是,父母在,不远行,现在是,儿孙在,父母不远行。”我想起在儿子的城市去世的舅舅,我妈那时候说,“你舅舅回不了家了。”他从此永远留在了儿子的城市。去家千里,最怕最怕,是不能落叶归根。
云中谁寄锦书来。——李清照《一剪梅》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不管写信这种事儿是否为了文艺而文艺,李易安的词是美的。在这个提笔忘字的年代,在这个不秒回就要拉黑的年代,偏偏要以最慢的方式,来一场柏拉图式的相恋。矫情吧,如果有人陪你矫情,那就做一些矫情到骨子里的事啊。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他说,“深爱太伤人了,毫无保留的把心放出去,就害怕有一天得自己疗伤。”仿佛是这样,世道无常,人心难测,爱情便难以全心全意,孤注一掷。所以有时候会疑惑,爱到最后,最好的结局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她说,“可是要是不试,又怎么知道那个人是不是最对的呢。”仿佛是这样,明明两手空空,但有一腔孤勇,总觉得能绝处逢生。一个人就是千军万马,只管往前,不留退路。哪怕最后黄沙枯骨,没有马革裹尸,好歹是,做了自己的英雄。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人生无离别,不知恩爱重。如果不是眼下忍着离恨相思之苦,想必也不会真的相信白头偕老这回事。换句话说,因为有轰轰烈烈的爱情理想,因为有“死生契阔与子成说”的期许,才会生出那么多怨愤与痛苦。求不得是恨,已失去是悔。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猛虎行》
老头责怪Daniel的欺骗时,在拒绝他的纸条上写下了“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这话说的就是欲望面前的清醒自律,诱惑面前的不为所动。不由想起了吴秀波在《离婚律师》里对“我执”和“欲望”的那一番话。老爷子你该去和池海东谈一谈。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
苏东坡貌似是诗人里面心理最健康的吧,当官时为民做主,不贪权附势,被贬了能自得其乐,不郁郁寡欢。虽命途多舛,颠沛流离,但人家心大呀,走哪吃哪,琢磨出不少美食。
这里还是套用波叔那套“我执”理论,把欲望缩小,小到比禁锢你的笼子还小,你就自由了。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浩瀚天地,竹杖芒鞋,任你逍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