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门拾遗》称,北门“镇塞门”的瓮圈门朝东。向北二里左右,横亘东西的黄土古城墙半腰,稀稀落落的人家就是“古城上人家”北关村。北古城有三个豁口。中间豁口通北面的小村、北邢家河、店坪、二铺直至平鲁。东北角一个通胡家窑、贺家河、神头。西北角出去是李家河、四圣店、上下团堡、峙峪。北关村也是沙田薄地,风大干旱。刚种下庄稼,一场风刮得连籽种也没了。人多数以编织为生。春天就开始备料,也就是到各村买柳条。柳条是雾柳条,一种长在河滩沙洼里的,只长枝不长干的灌木。年年割,年年生,顺溜溜的枝条三四尺长。城外露明村、窑子头,西山背后井儿上沟里,都产这种雾柳。他们不会编,农闲时光割下,专等北关人来买。开春柳条也干透了,北关人就用驴骡去驮回来,按用途不同分类。各种长短,各种粗细。有的用来编笸箩,簸箕,有的用来编粪笸箩、灌头(从井里往上提水的)。箩头呀,提篓呀,这些粗笨家具,用的是下脚料,也不剥皮的。大笸箩是碾磨上放米箩面用的,所以不单大,要干净。必须去柳条皮,白白净净的,光溜溜的。密密实实的编紧。箩面啊,晾淘出来的压糕面的黄米,蒸馍馍的白面,是必须干净细密的。炕上放的女人们做针线的“针线笸箩”那得小巧漂亮。给牲口拌“料豆”笸箩,讲究就不多,结实就行。柳条编织的家具,举目伸手就是。连学生们打饭装窝窝头的,也是柳条笸箩,连工人们的“安全帽”,也是柳条编的。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