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市东南角,本市最大的烈士园林,这处园林是十年前政府特殊批准建立的,纪念十年前一起跨国缉毒行动里所有死去的警察。
烈士园林石碑上的人员名单有六百人。
六百人只是明面上的数目。和当年南京大屠杀一样,也只是说了三十万人的整数。
死去的尸骨还没有回到家乡,六百人,也许还有很多个六百人。
每年会有学校组织扫墓。
烈士园林有一个很特殊的纪念碑,它不开放,不供众人纪念。它的存在彷佛只是为了站在哪。
今年冬天,江城一中突然组织学生来园林扫墓。
十一月三号,下了小雪。
宋字样穿着黑色雪地靴,套上厚重白棉服,跟着学校的大部队,坐车到园林门口。
一中在江城的另一个角,坐车三个小时才能到目的地。
接待学生的工作人员是位年轻的女士,她将学生带到石碑林立的大园。
宋字样是家中的独生子,虽然被家里人捧在手心中长大,但他身体瘦弱,经常生病。
这下吹了风,脸色更加苍白。
宋字样看了一眼正在讲解的工作人员,他捂着嘴唇咳嗽。
一班的班主任安慰他,他不说话,哈出白雾,摇摇头。
老师走后,他静静看着队伍前面的工作人员,她看起来像是被领导强行拉起来工作的,声音饱满有力,眼睛却疲惫不堪。
旁边人笑着说,“宋字样,她长的再漂亮,你也不要死死地盯着她看吧。”
宋字样愣了愣,他轻轻说了一句,“她们长得好像。”
“谁?”旁边人突然不说话了,他随着宋字样的目光打量着讲解员,小声嘀咕,她早就......
宋字样领到扫把和铲子,慢慢穿过无数冰冷的石碑,停在一处放着白色雏菊的石碑前。
讲解员声音穿破空寂,徘徊在墨色上空。
“2009年,对于江城来说,是最痛苦的一年.......”
宋字样脱去去白色手套,苍白的手紧紧握住扫雪的扫把。
“江城刑警大队在职人员宋乖和跨国毒枭头目助手郁之流同归于尽,为江城的缉毒行动立了大功。”
宋字样扫到一快石头,他细心将它拿开,把藏在口袋里的雏菊放在石碑前。
班主任看不到宋字样的身影,内心紧张,宋字样在学校可是出了明的身体差。
她是个代理主任,不熟悉班上的学生。
“宋字样呢?他去哪了?”
“他在他姐那呢。”
代理班主任:“让他和他姐一起来我这。”
说话的人也是班上的学生,他低声说“老师,你刚从外地调过来的吧,他姐呀,一直长眠在这片土地下。”
雪下的愈发大,一班班主任拍落头顶的雪花,“你别管了,他是烈士人员的家属,我去看看他。”
一班班主任微笑着拍拍宋字样的肩膀。
宋字样回过神:“老师。”
“感觉还好吧。”
宋字样点点头。
一班班主任看了他一眼,“你在说假话。”
“你爸说你每次说谎的时候,眼睛就会看着脚尖。”
宋字样默不作声的收回视线。
“你姐以前是我的学生,十年前,我还个教物理的普通年轻教师。”他哈哈大笑,“现在我是个教物理的年老教师。”
“你和你姐一点都不像,她以前就是一个爱四处闹事的人。直到她和我说要考公大,我和她说你的性子要安静下来,公大不收女混混。”
“宋字样,你一直很安静,你告诉我,你也要去公安大学吗。”
宋字样嗓音清冷,杂夹着飞雪,“我还要照顾我爸。”
宋家一儿一女,女儿宋乖,儿子宋字样。奇怪的是,宋家无论是母亲,还是女儿都死在了岗位上。
一班班主任见雪越来越大,“归队,想好了再说。”
他伸手拂去石碑上的雪,黑白照片里的女孩悠远地看着远方。
宋字样边走边说:“老师,大园旁边的小园你去过吗?那里面纪念地是谁啊。”
“我去过,里面没纪念谁,只是一个荒凉的园子。”
“可是,我看见.....”
“你看见?”
他们路过小园子的门口,门口立了禁止入内的牌子。
一班班主任掏出手机抱怨,“你们管理怎么越来越松懈了。”
这片烈士陵园有个很特殊的小园,它不纪念谁。
如过有很细心的人就会发现,它和一座石碑遥遥对望。一班班主任放下手机,看了一眼宋乖的石碑,从小园穿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