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
不敢问来人。
这首著名的《渡汉江》是唐朝大诗人宋之问的杰作,妇孺皆知,家喻户晓。
宋之问在诗作上蛮声诗坛,但其为人却为后世所诟病。
宋之问的才华无容置疑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不然武则天不会把赐给别人的锦袍再转而赐给他。
怎么回事呢?
原来,女皇武则天游览龙门寺,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兴之所至,让随行的大臣们赋诗比试。
随行的大臣们跃跃欲试,都想拔得头筹。
左史东方虬才思敏捷,第一个完成。
武则天读后,欣然把锦袍赐给他,这时宋之问的大作也呈了上来。
武则天展卷而读,不禁为宋之问的才华而赞叹。
她觉得宋诗更在东方虬之上, 于是改把锦袍赐给宋之问。
这次文坛比武,宋之问可谓最大赢家。
能得到女皇的赏识,那可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宋之问也因此十分自得,甚而有些得意忘形。
他竟然向武则天要求做北门学士。
武则天思考良久对近臣说:“宋卿才华横溢,但有口过,怎么能为北门学士呢?”
消息传出宫来,大家都知道宋之问有口臭。纷纷讥笑他。
那么宋之问真如武则天所说的有口臭吗?
其实不然,武则天所说的口过,实是指宋之问为人声名狼藉,臭不可闻。
原来,宋之问虽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品行不端。
他是权臣武三思的走狗。为了讨好武三思,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甚至不惜出卖自己的朋友。
他的朋友张仲之密谋刺杀武三思,宋之问知道后竟然向武三思告密,使朋友身首异处。
此举受到世人的鄙视。宋之问却因此平步青云,在他当主考官里更是大肆敛财,为人所不齿。
武则天对此当然有所耳闻,所以她并不重用宋之问。这是她英明的决策。
武则天是对的,因为宋之问确实是人渣中的人渣。
他不仅害同事,还害自己的外甥。
宋之问的外甥叫刘希夷,是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
他曾写过一名为《代悲白头翁》的诗,其中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更是家喻户晓。
宋之问是第一个读到这首诗的人,于是想欺世盗名,据为己有。
刘希夷当然不愿意。宋之问一怒之下,竟然派人把外甥打死。
宋之问的下场当然也是凄惨的,他因贪污受贿被贬钦州,最后被唐玄宗赐死。
水如天说:鱼烂缘吞饵,蛾焦为扑灯。
宋之问人品不如诗品,纵然一时得意,终躲不过因果报应。
可恨,可惜,可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