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甬港联谊会八届五次全委会。这是甬港联谊会历史上重要的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任会长和兼职副会长。
甬港联谊会八届五次会议会议结束的时候,坐在我后面的H兄过来和我打招呼。其实,在昨天我们就微信联系过了,相约一起来参加这个会议,见证甬港联谊会历史性的时刻。
H兄邀请我到他办公室小坐。疫情以来,我们好久不见了,是该坐下来好好聊聊了。我们一起从会议中心出来,冒着丝丝小雨,走到二号楼,然后乘电梯到13楼,再到他的办公室。
平时,H兄在美术馆上班,只是偶尔到这个办公室来,所以,办公室的布置非常简单一一不,简直是没有布置过,办公室空空荡荡,四面墙壁没有任何装饰,一些书随意地堆放着。
我们坐下来聊天,因为熟悉到熟不拘礼,聊天没有中心,随意到海阔天空。在他接电话的空隙,我起来翻阅放在书架里的书。大部分书,是宁波青年作家创作文库的书,有第4辑的,第5辑的,也有第6辑的,它们整整齐齐地排列在书架里,塑料纸的封面还包着,好像等着有人去拆封它们。
H兄还在打电话,谈着工作上的事。我无所事事,拆封这些书,打开它们的世界,是我可以做的事。我打开它们,选择几本喜欢的书,准备带回家。这是好朋友之间的自由,不用顾虑,也不用不好意思。
在他打完电话,我已从书架上挑选了几本书,这些书,叠加在一起有了小小的高度。我数了数,不多不少,刚好是9本书。九九归一。想起了沈从文在《边城》里的一句话"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很多时候,确实是如此的神奇。
这些"偶然"选中的书,带有"必然"。《十三月》是离默的诗集,我翻了翻,那些分行的文字打动了我:“虚无的虚弱的,黯淡的平凡的/承认吧!我们身披的词语的外衣/不过是无助的呻吟”女儿正是写诗的年纪,偶尔也会几段分行的文字,这本书,正好可让她读一读。《那些你没有注意的细节》、《纸上红尘》,作者是慈溪人,都是我的老乡,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原谅我的孤陋寡闻,我不在这个圈子里,便不知圈内事,我是第一次知道他们的大名,也是第一次读到他们的文字。看作者介绍,《那些你没有注意的细节》作者是张红霞,70年代的,刚好是我同年代的,她的作品曾发表在《散文诗世界》。哦,多么熟悉的名字,在刚刚参加工作时,我曾几次在这个刊物上发表作品,记得那个时候的主编是海梦,曾经给我写信,鼓励我的写作,还邀请我参加他们的笔会。而我那时重心放在工作上,没有珍惜他的关心,辜负了他的期望。但我一直珍藏着那几本刊有我的作品的杂志,一直心存感激。
另外的几本书,也都有"必然"的联系。比如,《难童求学记》是诗人荣荣的作品,这是她应奉化市委宣传部委托写的长篇东西,是关于奉化历史上竺梅先先生和夫人徐锦华女士共同创办的国际灾童教养院的故事。我在民政系统工作时,曾经从事过慈善福利工作,这个题材的书,自然是吸引我的。再比如《月照青苔》,是赵柏田的作品,忘了在1994年还是1995年,我们曾一起参加宁波日报副刊部组织的"莼湖笔会",同时参加的还有艾伟、谢志强、王静等,那个时候谁都没想到吧,他们会在文学这条路上会走的这么远,这么好。我和范江等在中途开溜了,却与编辑汤月丹文、叶向群成为了好朋友,这大概是上帝为我们打开的另外一道门。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饭时间,一起到食堂吃饭。我不仅拿了书,而且蹭了饭,精神物质双丰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