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高山看日出的景致,去北极感受极光的洗涤,去阳光姐姐读书感受文字的魅力,只要你背起行囊你将会有一段美妙的旅程。
一、冥想分享
伙伴1:听到高老师说:“三月是女人的节日,你想送给自己什么礼物呢?”刚开始的时候有些乱,既想要这又想要那。但慢慢地,我很确定我要给自己的礼物是一份爱。我要更爱自己一点。比如累了,但家里的地也很脏,要打扫。那么我就会先爱自己,休息好了再打扫。看到老公把东西弄得一团糟,也不说他,也不急着整理,等到自己愿意做的时候再做。我要先爱到自己,事情是做不完的。
伙伴2:通过这一年多与伙伴们一起学习,我成长了许多。每次最期待冥想,冥想真的做到了与自己呆一会儿,完全自我的状态。冥想过程很放松。说到反观自己,感觉自己的头上有一股光环,带着巨大的力量,让我的身体有上升的感觉。说到给自己什么礼物,首先很迷茫,天天开心就好。后来又想找春天的感觉,想丽姐掏心窝跟我说会话。
伙伴3:我感觉头顶有些不舒服,然后随着冥想词,把气息送到不舒服的地方。说到送自己礼物,我首先想到的是老公回来多好,后来发现他不在家,我也可以爱到自己,好期待和伙伴们明天赏花。
伙伴4:导语总是让我们学着不同的呼吸,我就想到生命不就这样嘛,在一呼一吸之间,呼吸代表着我们还活着,能活着真好!说到三月就想到了春天的气息,心里有种心花怒放的感觉。上次我给自己买了鲜花,每天看到它都很高兴。说到礼物,这次我想买百合和郁金香给自己。
伙伴5:这次冥想很投入,说到扫描自己的身体的时候,以前高凳子没感觉,这次坐的矮凳子,脚一直在抖,然后一直关注自己的脚。期待与伙伴们一起去赏花。去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去,我觉得伙伴们都是志同道合的人,更能玩得尽兴。
伙伴6:说到礼物,我想要自由。我妈都说春天来了,油菜花开了,每到春天思念就有些泛滥,就想见见多年未见的老友。某天真的有个多年未见的老友给我打电话。就那么简单的一句“你还好吗?”我觉得不仅仅是一句问候语。在当前的疫情下,简单的一句问候包含太多了。若不是疫情,真想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女儿偶尔也抱怨,我以为她没钱用,她说钱用不出去,因为不能出去买东西吃。
二、读书分享
今天又来了一位美丽的新伙伴,我们认真倾听她的真诚分享与介绍,我们欢迎新伙伴的加入。
今天我们共读第六章——请求帮助。其中我们读了“提出具体请求”“明确谈话的目的”“请求反馈”“了解他人的反应”这些内容。
伙伴1:之前我们可能都犯了例子中的“她”,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清楚,要么是表达不清楚自己的需要。想要亲密关系和谐,就要清楚表达自己的需要。我最近就对我老公表达了自己的需要,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我出去读书了就把门前的灯关了,不用给我留灯。明天陪我出去转转。周六能不能学着做做饭。可结果都不太好,很想知道怎么做才能让老公满足我的请求。若是请求没有得到满足该怎么办。
伙伴2:这段对话,我感觉就是我要怎样他就要怎样,可我现在只要我饿了做饭给我吃就好了。有时真的很难觉察自己的需要。但要敢于提要求,要求也要降低,那样更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当我们知道自己的需要后,我们就能够更好的表达出我们的需要,也就是请求。请求有什么特点呢?
第一,请求要具体,不要抽象表达,它是肯定的句式。你是否经常会对伴侣说:“你能多爱我一点吗?你能多关心我一下吗?”其实,你这样的表达并不具体,怎么做才是爱你多一点呢?你的伴侣可能根本不知道。
第二,请求要有可操作性。你要伴侣把天上要星星摘给你,你这个请求是无法操作的。
第三,请求是双向的沟通。我们要了解对方的反应,要对方给予我们反馈。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我们的请求才更有可能得到积极的回应。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我们知道知道自己的需要,具体得表达了自己的请求。
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时说的是自己的感受,而没有提出自己需要背后的具体要求。所以才会让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自然而然就会有情绪问题出现。这是一个怪圈现象,只有我们用我们的新的思维模式打破,才有可能不在怪圈里循环。
三、爱的连接
期待下周五的相聚!我们一起读书、学习、成长、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