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拿到很久了,它从书桌,到书包,乃至到厕所,它方位的变化反应了我时刻准备看它的美好愿望,可是除了扉页上几个水渍印子,里面的却只是匆匆一瞥。深深地感觉对不起给我书的挚友。
尽管每日三省吾身,却行知分离,日日浑噩,没有把自己从浮躁的气氛里解脱出来,工作学习都呈现出了浓烈的懈怠之情。时日久了,自然越来越空虚,越来越不安,我的两位好友却日日精进,日日充实,想想惭愧。书中前言所述,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若不能并肩前行,必然在某一日失之交臂。
愿从今日起,日日读书少许,日日思考少许,日日进步少许,不再虚度时光。
书中前言记录作者如何机缘巧合接触传统文化和中医的以及传统文化带给他怎样的改变和震撼。最开始提到了先秦文化,认为先秦文化是大智慧,天地之大道。对传统文化的推崇,几乎是所有真中医所呼吁的,就像我们老师一直给我们讲的,要去学历史,要去看经典。只可惜今人对科学技术更感兴趣,愿意学习传统文化的人越来越少,令人扼腕叹息。
文中还着重讲述了“悟”这种学习方法。人只是自然的一个小部分,应该顺应自然的变化,才是“奉天承运”。七十二候,五运六气,就是智慧的先人总结出来的自然变化的规律,实在值得好好去研究。大到一年的气候变化,小到一片茶叶的性味,从宏大到精微,这个自然规律会从无数个纬度体现出来比如同样是红茶,滇茶凉甜。而闽茶薯香;同样是蔬菜,番茄酸甜而苦瓜清苦。这些纬度之间,又有奇妙的承制关系,例如水性的猪肉,只有加上土性的糖和豆瓣酱才能和出美味的红烧肉。我们人作为自然的一份子,也是一样的,外观相似、性格迥异的人共同构成了我们的世界,而人与人之间由于天性的不同而存在天然的不可逾越的鸿沟,明白了这一点,人和人相处就应该多一些包容和妥协,因为白天永远家不懂夜的黑。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当我认识到传统文化之美之后,总是一味的希望家人朋友也来学习,结果往往是让人失望的。因为这个天然的鸿沟实在难以跨越,也许引导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传统文化才是包容妥协的做法。而在教育的问题上,来自父母的要求,和孩子之间自然的存在有着这样“不可逾越的鸿沟”,认识到这一点,父母该做的也许就是好好的培土浇水,让辣椒种子长成一个健康的辣椒,茄子种子长成一个健康的茄子。这也算今日读书的一点感悟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