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
文/张卫明
网上下单了《贫穷的本质》,却迟迟没有发件,这正好激发了我的思考—如果依我看来,何谓贫穷的本质呢?于是乎,我便于方寸踱步思考起这个问题。思忖片刻后,我想将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先行记下来,将来等书到了再去和那两位作者的研究结论与观点去作比较,看看我等草民之见与大家之研究有多大距离和区别。当然,那两位作者也未必找到真正的答案,可能是部分答案。鉴于此,我们也不必过于自惭形秽。
1.首先我觉得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国家层面(群体)和个体层面,这两个层面有大同也有小异。
2.据我对社会的观察,我优先从个体层面去思考这个问题,再上升到国家也基本上可以得出大致相同的结论。
3.从个体层面来看,贫穷存在的表现
3.1首先要承认,贫穷只是表象,这才引发人们去探求表象背后的本质问题。
3.2一国之内,地区之间存在贫富差距:较发达区域和发展中区域。
4.贫穷的本质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教育的贫困导致了经济上的贫困
4.2技艺的贫困导致了经济上的贫困
4.3思想、见识、胆略、勇气、才干的贫困导致了经济上的贫困
4.4机会的贫困导致了经济上的贫困
4.5每个人成年后实质上都是创业者,寄生者除外。创业者素质贫困导致了经济上的贫困
5.群体层面(国家民族区域层面)
5.1机制体制的僵化落后所带来对群体的束缚导致群体的贫困
5.2群体的教育程度水平
5.3社会的形态:农耕型社会,工业型社会,服务型社会
5.4群体的发展阶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