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猫因为和一群小狗生活在一起,久而久之,就养成狗的生活方式,完全失去了猫的特性,不去捉老鼠,见到主人摇尾乞怜,也是着实的可爱。这个个性的养成肯定是和环境有关,但更多的是小猫给自己贴上了狗的标签。生活的方式逐步的向狗靠近,渐渐的忘记了自己是一只猫。
标签这个名词其实是来源于营销,常常和品牌联系在一起,用于区分产品。因为用的多,范围也就变的广了。例如给人贴标签等,更是延伸出标签效应这样的心理学定义。标签效应是指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让自己行为和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曾经有一个惯偷回忆人生,他本来儿时不懂事偷过一次,但大家就给他贴上小偷的标签,以后村子里丢了任何东西都怀疑是他偷的。开始他还反驳,但最后多了,也就认可了这个标签,和小偷为伍,最终走进了监狱。这就是标签的负面效应。
有得人肯定会说这只是个个例,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心里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募捐的试验,他要求一群人进行募捐,然后根据他们的募捐情况,分别把他们分为“善良的人”和“不善良的人”。过段时间,第二次让他们募捐的时候,被贴上“善良的人”捐的要比“不善良的人”多。为标签化对于人性格影响做个科学的论证。
但是现在很多人却喜欢给人贴标签,例如给同事贴标签,给自家孩子贴标签。有些家长经常责骂孩子笨,他肯定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进而对于自己失去信心,在学习上面破罐子破摔。完全就是一副差生的表现。有些领导喜欢打击下属,下属以后做事就会畏首畏尾,不敢承担责任。领导此时就会感慨没有人可用,但岂不是自己的原因了。
凡事有好必有坏,上面说了标签化的坏处,现在讲讲如何利用标签去激励自己?其实就是一点,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很多参加过一些职能培训,很多课程里面都会有积极暗示这个部分,让大家坚信自己能够达到目标,有很多还会在开始前喊喊标语等。在平时也可以给自己一些这样的暗示,特别是觉得在挑战一个困难的时候,敢于给自己贴上积极的标签。这样积极的暗示才能产生更好的结果。
标签是把双刃剑,即能伤人,也能救人,在生活中多给自己和别人一些积极的评价,不要因为一件小事或者暂时的失败就否认自己或者打击别人,学会包容和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