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给别人贴标签和被贴标签都是常有的事!给商品贴标签,是销售的需要;娱乐圈的明星被娱乐记者贴标签更是在所难免,有时候正是人设建立的必须!
如果,每个人都有建立自己人设的机会,你会希望哪些标签成为你的人设支撑呢?
想一想,你又都被贴过哪些标签,又有哪些标签是你自己喜欢的呢?不凡拿出一张纸罗列一下,或许你会有意外的发现呢!

01.对标签的觉知
其实我也常在想标签这个事情会对我们建立自己对自己的认知有多大的影响?
不知道,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你身上被贴着的标签呢?我对于标签的觉知,是从大学里的一堂课的一个游戏开始的!
那时候,课上的陈老师让我们全班人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内容就是请身边熟悉自己的朋友用六个词写下来他对你的印象!然后再用一张纸从这些评价中挑选出对你评价频率最高的三个词汇以及你自己喜欢三个的词汇,不能多,不能少!
大学里的课很多内容早已还给了老师,为什么我还记得这堂课呢?因为那节课,老师请我回答了最后的答案!而我从六个亲密好友的评价36个词汇中挑出的频率最高的词汇和最终选定了的喜欢的三个词很相近!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能干、热心、乐观,而我喜欢的词汇第一是“能干”;第二是“乐于助人”;第三是“聪明”!我一开始不知道老师的用意,觉得也只是普通的三个词汇,自己看着喜欢顺眼的词汇罢了!
但是陈老师告诉我们,其实我是希望自己成为一个能干、乐于助人并且聪明的人!而我正好在别人眼里,也确实是这样的!
老师说,这个小游戏是希望我们建立更多对自己的自信,要相信那些对你的好的评价其实也是你特别突出的优点,只有突出的好的特点,才能被别人记住,别人才写出了这样的评价,所以要相信自己,是有着些这些突出的优点的,要学会变得自信!当然除了选出来的,你们也可以思考那些别人给到你的评价。
那节课上完,我确实变得多了些许自信,因为我从未想过原来我在别人眼里是可以有这样的一面的!
我是真的才从那时候开始捉摸“能干”这个词是否真的与我相符合!

02.“能干”是否名副其实
最近一舍友,自己搞不好,向其他人求助也搞不定掉了拉链的蚊帐,请我帮忙,我给搞定了,最后另一舍友激动到给了我“陈有用”这个外号!其实我还蛮喜欢的,可是我总感觉自己配不上这样的外号!
在她们眼里,我好奇我究竟是什么样的存在!她们总说我特别能干,能修得了宿舍花洒,整得了阳台疯长的杂草,补得了漏水的洗脸台,换得了高处坏掉的晾衣绳,经常熬夜加班,总是一整天忙碌转不停,常常一个人守夜值班室……
常有人问我,你一个女孩子不害怕吗?我的回答是:“害怕是什么,能当饭吃吗?”
除了从同学那里知道了这样的评价标签,第二次从身边人得到这样的标签是在一个又一个寒暑假期间,听到这样的话最多!
那时候,我在上高中,寒暑假我经常一个人做午餐和晚餐,一个人上街买菜,吃饭除了一大家子人还有家里的师傅(我父亲是个小商人,4、5个工人跟着他干),前前后后加起来12、13个人。买菜量、做饭的量也都几乎是其他普通人家里的2-3倍,一顿饭的时候前后加起来3个小时,到饭后洗碗1小时!
所以很多寒暑假的时间里,我不是在去市场买菜的路上,就是在做饭、洗碗!那个时候,常常有很多师傅说我很能干!
虽然谁都喜欢好的评价标签,可是我常想这就是所谓的“能干”吗?我不是怀疑她们,我是怀疑自己,真的像她们说的那样吗?或许是我不够自信吧,又或许是这样的能干还达不到我的要求吧!

03.读懂自己是一辈子的事儿
我理解的有用和能干有点类似,而我希望的能干是有足够突出和无可取代的专项技能!
当我是老师的时候,我确实觉得很有底气,因为我持有专业技能,靠技能养活自己!可是转行后,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其实很“没用”!为什么,因为我觉得,我做的很多工作,换了一个人,可以轻易取代!我拿什么突出,我拿什么优秀,我拿什么觉得自己能干!
那些所谓面临生活的种种困难想方设法解决,也不过是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拿什么值得炫耀!有些人不会,也只是没有被生活逼到那个需要自己着手解决的点!当别人像我,曾经一个人在城市生活,那么那点东西也就自然会了!
是的,我喜欢“能干”这样的标签,可是我又有多少几分配得上这样的标签呢?
如果说,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多少是用标签建立起自己的人设的话,我当然希望这是我的人设,问题是这样究竟是否名副其实呢?
终究,我还是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存在感,找到无可替代感,找到应有的社会尊重!
所以才会常常觉得自己做的那些微不足道,不足以配得起“能干”这样的夸赞!只有优秀到无可替代才是我认为的“能干”!可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这样的摸索道路或许是人生一辈子的“命题”,又或者是一个没有唯一答案的命题,只是我一直都希望是自己心里的答案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