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作品为作者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投射效应指的是人们通常会以自己内心所想、所见作为标准,以此来分析和判断他人。拿句通俗的话说:“你是怎样的人,你就会看到怎样的世界。”这其实是一种主观性的偏见,也是一种严重的认知心理偏差。
投射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把自己想法强推给他人。
很多时候,我们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人,替别人做决定,这也导致了别人的抵抗和方感。
暑假去亲戚家做客,在吃饭的时候,亲戚的妈妈一直在夸自己孩子记忆力很好,过目不忘,会背诵很多长篇的古文,为了证明她没有吹牛,她当场就让孩子背诵《滕王阁序》,孩子正在吃饭,也不乐意背,就说自己背不下来,这让她觉得很丢人,当着客人们的面就开始发飙了,打起孩子来,结果孩子饭也没有吃好,被狠狠打骂了一顿,也不知道以后背诵会不会成为他的人生阴影。
其次,立场不同,以己度人,曲解他人的意思。
杨绛曾经说过:“如果低头了还得寸进尺,那就抬起头,挺起腰来,不择手段地撂倒他。无论是谁,你待我如何,我便待你如何,是规矩,也是礼貌。如果善良得不到尊重,那就让它长刺。”
人都喜欢对别人要求苛刻,对自己不假思索。这种投射效应教育子女时尤其显著,要知道子女就是父母的翻版。
父母拿着手机在玩游戏刷短视频,却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孩子自然是不会听父母的说教,他们只会把父母当作榜样有样学样;父母不爱阅读,却指望孩子多读书,空洞的说教自然没有说服力;如果孩子不讲卫生习惯,却指望孩子干净整洁,那无疑是痴人说梦;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却希望孩子情绪稳定、有个好脾气,那可能也是微乎其微;一个不孝顺的人也培养不出孝顺的孩子。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如何看待别人,就代表着我们是如何看待自己的。一个小气抠门、斤斤计较的人,往往觉得别人也很小气;一个脾气暴躁的人,自然也觉得他人脾气不好;一个喜欢欺骗的人,自然也无法轻易信任别人。
其次,你所有的爱可能只是自恋的一种投射,越爱越是在伤害。
很多时候,我们打着爱的旗号去伤害别人,却浑然不知,每次当别人问你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你抛出的答案就是:“我这是在为你好。”
有的家长自己曾经是个学渣,就非常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学霸。
堂姐学习成绩不好,没有考上好的大学,她对孩子倾注了很大的期待,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成为学霸,结果整个暑假,所有亲戚的孩子都在放暑假尽情玩耍的时候,她的孩子却一天都没有休息,不仅报了好几个辅导班,还一天到晚都在写作业。尽管亲戚们都劝她让孩子有张有弛,放假好好休息一下,她却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人生或许就是残缺的,像缺了一半的拼图,找到另一半的at,本就是双方完善自我的过程。从小被打压的孩子,喜欢找温柔善解人意的另一半;从小缺少安全感的孩子,容易被温暖忠实的人所吸引;从小长得不好看的孩子,容易寻找漂亮帅气的另一半。
最后,越缺少什么就越炫耀什么,越在乎什么就越自卑敏感什么。
有些人很喜欢炫富,这些人可能不是深圳缺钱,却是最在乎钱财的人;有的人内在空虚,却喜欢用夸夸其谈的语言来证明自己;有的人缺少爱的时候,就希望得到很多的爱,努力去寻找别人爱自己的证据。
另外,有着自恋投射人格的人,有强烈的控制欲、不安全感和忌妒心,心理不成熟,他们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所以就会不断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
如果对方很自卑,又不愿意面对自己的脆弱,那么他就会有意无意地打压你,放大你的缺点,或者经常把你的缺点挂在嘴边,建立你很差的形象和记忆,把责任都转嫁到你身上,让你去承担这份痛苦。
总对伴侣不满,可能就源于你的投射,把自己不好的一面投射到他人身上缓解压力和焦虑,靠指责他人反向保护自己。
我们生活在一个满是“镜子”的世界里,投射效应一方面可以让我们提高自我觉察能力,洞悉人心;另一方面也会因为他人的投射让自己受到影响和伤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走出“投射效应”误区,有效克服和利用这个效应:
首先,学会换位思考,尊重个体差异,求同存异,避免以己度人。多角度和全方面认识他人,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了解和接受他人;
其次,保持边界感,提升包容力。克服潜意识和惯性思维,要知道人无完人,不强迫要求他人;
再次,消除偏见和刻板印象,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不断思考和完善价值观,走出信息茧房。去见天地,见世界,拓展视野和眼界,走出傲慢偏见和狭隘无知,重新认识和收获全新的自己。
最后,相信自己,不要轻易被别人定义和贴标签,也不要轻易被别人打乱自己的节奏。投射效应是他人对我们反映的他的主观看法,而不是客观的自己,与我们自己本身关系不大,学会自我暗示,自证预言来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
作者:陌小诺,用脚步丈量世界,用眼睛记录风景,用文字思考人生,听风耳语,偶有顿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四方友,赚万贯钱,用有限的人生体验不一样的精彩!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