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单地读书日常随笔记散文
那年那月那些事之烹饪情缘三十年

那年那月那些事之烹饪情缘三十年

作者: 一门桐梓 | 来源:发表于2023-08-04 22:43 被阅读0次

           

    7月28日晚上九点多钟,放在一旁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平日里的这个点儿应该是不会有电话进来的,当然除了那些年带中职学生班主任时以外。拿起电话一瞧,是新志打来的。

          “老师呀,打扰了您休息了没?”

          “……”

          新志始终是这样,从认识他的第一天开始。

          通完话,我放下手机准备休息,心里还想着刚刚与新志的通话的内容,无意间忽然想到今天不是当年学校实验餐厅——天马大酒店开业的日子吗?再想想,与新志认识也整整有三十年了。真乃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呀!

            那是三十年前的这一天。记得是天马大酒店开业的日子。那个时候我们这个城市的餐饮业的发展可谓如日中天、欣欣向荣,大小餐馆、酒店、酒楼如雨后春笋,几乎遍布大街小巷。就现代流行的职业择业的说法而言,那时候年轻人的择业理念与当下年轻人的择业理念完完全全不一样,相对而言要单纯了许多;学手艺或技术的年轻人绝对可以用趋之若鹜来形容;也有可能是受那句“荒年不饥手艺人”民间俗语或是“学艺可以防身”的传统思想理念的影响,在择业上似乎比较看重传统的手艺。新志也就是在那个时候第一次进入我的视野的。

            那时,我所在的商业学校开办有中国烹饪、西式糕点等专业;也应时开办了一家名为“天马大酒店”的实习酒店,以教学和学生实习为主。除此之外,平时也对外营业。可能是专业学校开办的实习酒店的缘故,其菜点的品种、质量应该说是上乘的,因而那段时间“天马大酒店”的生意那个叫“火爆”呀,其门前热闹的景象可以用一连串的词语来形容其场面,真可谓人们纷至沓来、川流不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门庭若市等等词语绝对丝毫不为过。中午或是下午饭点时段,基本上是没有歇息的空档。还有就是慕名前来观摩和学习者甚多,可谓是络绎不绝。而每次我忙完手中的活之后准备找地方坐下来休息时,总能够看到一个个头不大,身子还挺瘦弱的小伙子站在操作间里的案板旁,手里拿着一个笔记本在记着什么。可能是出于教师职业的原因,对于好学或想学习的人总不免有些惺惺相惜,何况这小伙子不仅仅只是勤于做笔记,还勤于思考、喜好发问,提出各种各样诸如此菜的原料怎么要这样选、为什么炒这菜要大火而不是中火或小火等等一大堆问题。对于有如此好学之人,我自然是不会保守或遮掩,应该说算是倾囊相助吧。经了解,原来小伙子姓徐,在学校职工食堂里做事并学习中式面点也就是白案,而天马大酒店开业之时,也正好是学校放暑假期间,因为其对烹饪技术的青睐,在甘开心主任(甘妈)的引荐下来酒店学习相关技术。那时的他不仅仅对白案(中式面点)情有独钟,而且却对烹调技术还特别感兴趣,也特别地好学;就这样一来二去的,我们之间逐渐建立了情感的基础,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才知道了他的大名。

            之后,新志又回到学校职工食堂摆弄着老面的包子、馒头、花卷之类的。他在学校时还专门请负责后勤总务部门的甘开心主任(基本上是在学校的学生一般都会亲热地喊她甘妈)也为其找教务处的老师借了一套当时学校烹饪专业学生用的教材来学习。

            第二年初春,我因故离开天马大酒店返回学校继续从事专业教学的本职工作,而这时的新志已经离开学校职工食堂,到外面闯荡世界去了。

          开始他是在位于本市一家当时效益还不错的纺织企业旁的小餐馆(现在一般都称之为苍蝇馆子)打工;一段时间后,印象中的时间不是很长,应该是还不到一年的时间,新志给我发来信息,说他已经在市内一个叫谭家桥的小桥边上承包了一个餐厅,邀约我去看看看。最让我惊讶的是这小伙子的悟性及掌握烹饪技术的核心要领的本事也太强了,那时不管是小菜馆,还是大酒店的柜台上都备有一本专供顾客留言的本子,一般人第一次进店都会有意无意地去翻翻,主要是看看顾客反映的情况。从这里还可以看到诸如顾客对菜肴的评价等等。记得当时,我一到店就翻看那本顾客留言簿,从顾客留言的情况看,那个酒店里的生意好像还不错,顾客对菜肴好的评价尤为突出……

        之后的数年,我们之间的交流基本上是以电话为主。大约是在上个世纪末的有一年,因为学校招生,经常要到市里相邻的区县乡镇的周边学校巡访。世间的事往往就是那么凑巧或者说是巧合,那天中午我们又不期而遇了。

        那一次是在他协助经营的桃李酒楼碰面的。多年不见,自然是有很多话想聊的。新志看上去老辣沉稳了许多,举手投足之间尽显一个久经生意场中之人的干练与恰到好处;说话言语间透着智慧,分寸感极强;这谈吐举止就俨然是一个各方面素质极高且透着儒雅气质的管理者。看到他现在的模样,也就知道了新志这些年一直在不停地学习,而且还四处求学,提高专业技能,特别是食品的雕刻技能。

            他告诉我,这些年养成最好的习惯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读十几分钟的书,同时还养成了记笔记与写心得体会的习惯。他告诉我,那些年只要是闲下来就会四处网络筛选各种相关培训信息,只要是觉得有助于自己技术提高或进步的,就会想方设法去学。那一次,在他的酒楼的一个小隔间里看到的一张办公桌上摆放的是一件还未完成的泡沫雕刻作品及几本相关书籍。他说,这主要是在工休时练练手的,也叫拳不离手吧……

            这些年,新志在学习烹饪技术技法技能上有了精进与酒店经营管理上一直在努力着,他先后参入或投资管理的有桃李酒店、第二家菜馆、故食荟、千家宴及新近开业的名旺半岛酒店等多个菜馆酒楼;每一家都有其独特的菜式与经营理念,在当地的口碑相当不错。

            当然,新志做的这些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尽本分,其实不仅仅如此,他的努力与执着就是最好的诠释。这些年其无论是在省、市,还是县域的一些烹饪活动的展台上都能看到他的创意与雕刻的作品,无论是瓜雕、水果蔬菜雕,还是冰雕(这种雕刻需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泡沫雕,特别是他的泡沫雕,可谓是本地烹饪这个行当里的一绝,也是吸引人眼球的亮点。

          其实新志真正的学历其实并不高,但这并不代表什么,这些年他一直在不断地学习;最让我记忆犹新和不能释怀的是他曾经写的一篇怀念甘开心主任(他称之为甘妈)的文章;印象中那篇文章的表述通顺、流畅,字字句句饱蘸感恩之情,可谓是情真意切呀!

            近些年我们俩在微信上偶尔聊上一会儿,让我惊讶的是新志现在还写诗了,而且写得还挺地道的。

          新志:又见恩师情更浓,两边银丝各不同,学时不知言为贵,如今半生抒情怀。

          我回复曰:几年未见情愈浓,虽隔数里念常同,恍然万天如昨日,怜惜缘分意更绷。

    他曾经写过有关夏荷与磁湖方面的诗,他写的原诗我弄丢了,现在留存的是我帮其修改了的:

    咏荷

    白里透红映秋阳,金风细细碧波漾,

    若问春夏含羞色,一花一叶知暗香。

    磁湖

    山峦暮色应接霞,夕阳映照美如画,

    若问此地在何处,只缘磁湖是我家。

            从这些就能至少可以看出,这些年新志是在不断努力地提升和丰富自己。

          好像是前年九月的一个晚上,当时夜已经很深了,他给我发了一条微信:“老师,学生想聊一下当今时代谁知恩,恩又谁知?知之不知之又如何?心心连心心惜永恩。”我回了一条“一切皆在自我内心” ……

          我们之间的情缘,我也曾经写过几首诗,现附后,算是文章的结尾吧!

    之一、

    曾经稍使一点力,何须常常不忘记;

    纵观苑中花千朵,独特一支乃是你。

    之二、贺桃李酒楼第二家开业

    桃李喜逢春,铜都添新景;

    秉承食文化,弘扬商道真。

    之三、接徐新志信息并致歉意

    因故稍迟瞧信息,读罢内心升暖意;

    昔年举手点水劲,至今投足没齿记。

    有道桃李春三月,无语酒水秋果蜜;

    谢字何来常挂口,弄的在下汗淋漓。

    昔日数条信息到,无奈迟知晓;

    只因公差缠身,忘却回复了;

    未闻信息日已久,惦记又心焦。

    之四

    执厨卅载不为名,立志雕塑眼界新,

    半島横空冶北站,旺宅聚财遍地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年那月那些事之烹饪情缘三十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ylb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