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构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调API,展示页面,然后跳转到别的地方再调API,再展示页面。
二、为啥要讨论架构
App确实就是主要做这些事情,但是支撑这些事情的基础,就是做架构要考虑的事情。
-
调用网络API
如何让业务开发工程师方便安全地调用网络API?然后尽可能保证用户在各种网络环境下都能有良好的体验? -
页面展示
页面如何组织,才能尽可能降低业务方代码的耦合度?尽可能降低业务方开发界面的复杂度,提高他们的效率? -
数据的本地持久化
当数据有在本地存取的需求的时候,如何能够保证数据在本地的合理安排?如何尽可能地减小性能消耗? -
动态部署方案
iOS应用有审核周期,如何能够通过不发版本的方式展示新的内容给用户?如何修复紧急bug?
三、架构设计的方法
-
第一步:搞清楚要解决哪些问题,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充要条件
你必须得清楚你要做什么,业务方希望要什么。而不是为了架构而架构
关于充要条件我也要说明一下,有的时候系统提供的函数是需要额外参数的,比如read函数。还有翻页的时候,当前页码也是充要条件。但对于业务方来说,这些充要条件还能够再缩减。
比如read,需要给出file descriptor,需要给出buf,需要给出size。但是对于业务方来说,充要条件就只要file descriptor就够了。再比如翻页,其实业务方并不需要记录当前页号,你给他暴露一个loadNextPage这样的方法就够了。
搞清楚对于业务方而言的真正充要条件很重要!这决定了你的架构是否足够易用。另外,传的参数越少,耦合度相对而言就越小,你替换模块或者升级模块所花的的代价就越小。 -
第二步:问题分类,分模块
-
第三步:搞清楚各问题之间的依赖关系,建立好模块交流规范并设计模块
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统一的交流规范,不是两套,不是多套。你要坚持你的价值观,不要摇摆不定。要是搞出各种五花八门的规范出来,一方面有不切实际的炫技嫌疑,另一方面也会带来后续维护的灾难。 -
第四步:推演预测一下未来可能的走向,必要时添加新的模块,记录更多的基础数据以备未来之需
-
第五步:先解决依赖关系中最基础的问题,实现基础模块,然后再用基础模块堆叠出整个架构
-
第六步:打点,跑单元测试,跑性能测试,根据数据去优化对应的地方
四、什么样的架构叫好架构?
-
代码整齐,分类明确,没有common,没有core
代码整齐是每一个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分类明确的字面意思大家一定都了解,但还有一个另外的意思,那就是:不要让一个类或者一个模块做两种不同的事情。如果有类或某模块做了两种不同的事情,一方面不适合未来拓展,另一方面也会造成分类困难。 -
不用文档,或很少文档,就能让业务方上手
-
思路和方法要统一,尽量不要多元
-
没有横向依赖,万不得已不出现跨层访问
没有横向依赖是很重要的,这决定了你将来要对这个架构做修补所需要的成本有多大。要做到没有横向依赖,这是很考验架构师的模块分类能力和是否熟悉业务的。
跨层访问是指数据流向了跟自己没有对接关系的模块。有的时候跨层访问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网络底层里面信号从2G变成了3G变成了4G,这是有可能需要跨层通知到View的。但这种情况不多,一旦出现就要想尽一切办法在本层搞定或者交给上层或者下层搞定,尽量不要出现跨层的情况。跨层访问同样也会增加耦合度,当某一层需要整体替换的时候,牵涉面就会很大。 -
对业务方该限制的地方有限制,该灵活的地方要给业务方创造灵活实现的条件
-
易测试,易拓展
提高模块化程度,尽可能减少依赖关系,便于mock -
保持一定量的超前性
-
接口少,接口参数少
-
高性能
五、那么我们怎么做分层?
应该如何做分层,不是在做架构的时候一开始就考虑的问题。虽然我们要按照自顶向下的设计方式来设计架构,但是一般情况下不适合直接从三层开始。一般都是先确定所有要解决的问题,先确定都有哪些模块,然后再基于这些模块再往下细化设计。然后再把这些列出来的问题和模块做好分类。分类之后不出意外大多数都是三层。如果发现某一层特别庞大,那就可以再拆开来变成四层,变成五层。
所谓的分层都是出架构图之后的事情了。所以你看别的架构师在演讲的时候,上来第一句话差不多都是:"这个架构分为以下几层..."。但考虑分层的问题的时机绝对不是一开始就考虑的。另外,模块一定要把它设计得独立性强,这其实是门艺术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