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回《门子:聪明反被聪明误》中讲到,这个门子,简直就是一个翻版的杨修。
这是门子的错误之一:他比上司更聪明。
今天继续聊门子的错误之二:揭人老底的傲慢。
从门子对领导说话的语气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从骨子里看不起贾雨村。一个小门子,面对顶头上司贾雨村,怎么敢这样说话呢?
追根溯源,在于贾雨村贫贱的出身。若不是因为知道贾雨村的不堪“发家史”,门子对于上司恐怕只有唯唯诺诺的份。但是,他太了解贾雨村的过往了!
一开始,在密室里,贾雨村并没认出门子就是葫芦僧。门子忙上前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
门子这笑容暴露了想巴结、奉承、套近乎的想法,世故又圆滑。然而,蓄了发的小沙弥并未在贾雨村这里唤起记忆,雨村说只觉面善,一时想不起。于是,门子又笑道:
“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
“贵人多忘事”,这是幽默调侃的口吻,但是贾雨村此时的身份已今昔非比,门子如此语气,显然有点放肆,不能摆正自己身为下属的位置。
门子提及的葫芦庙之事,源于《红楼梦》第一回,彼时,贾雨村还是一落魄穷儒,极为贫贱,身无分文,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只得在葫芦庙里安身,每日以卖文作字为生。一年之后,因甄士隐资助的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方有了上京赶考的资费。
由此可见,门子和贾雨村也算是故人了。然而,哪个飞黄腾达的权贵愿意让故人提及自己穷困潦倒的往事?门子这傲慢地揭他人老底的语气,是自招其祸之源啊!
书中这么说的:“雨村听了,如雷震一惊。”可谓是一刹那间,心中惊涛骇浪。虽然看雨村面若平湖,你也该理解他那一刻有多么地不舒服。
在贾雨村心中,他何尝不希望自己能够出身豪门,有足够的官场资源?
贾雨村更喜欢听冷子兴的话:“老先生你贵同宗家出了一件小小的异事。”冷子兴指的是荣宁二公这一血脉的“贾”家。虽然贾雨村和贾家是八竿子打不着关系,但子兴说了,“你们同姓,岂非同宗一族?”雨村笑着承认:“若论荣国一支,却是同谱。”
贾雨村和贾家就好像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高小琴与高育良的关系:高育良是省委副书记,官场老手;高小琴孤苦无依,出身贫贱,最后混成商场风云人物。江湖传言,高小琴是高育良的外甥女。高小琴会急于撇清自己和高育良之间的关系吗?不,她很享受人们的这种谣传,她甚至把她和高育良的合影照片挂在山水庄园的大堂里。当有人谈及这件事时,高小琴会模糊地否认,笑而不语,让江湖上从她暧昧的眼神里,进一步坐实了这种传闻的真实性。
贾雨村心里,未必没有这种虚荣的想法。出身就是官场资源,如今,贾雨村好不容易抱住了贾家的大腿,有了庇荫的大树,他潜意识里面,希望出身更高贵一些。可是,这份虚荣在门子毫不留情的追根溯源里无处遁藏。贾雨村靠做官积累的尊严,瞬间碎了一地。原来自己走过山高水长,在一个小门子记忆里,还是那个连饭都吃不起混身在胡芦庙里的穷书生。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英雄不论出身”。但是不是因为我们太以出身来论英雄了,才刻意拿出这句话来抚慰一下出身草根之痛?
历史上,哪个最后成大事的人物不在自己出身前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刘备,皇室之后;刘邦,真龙转世;武则天,上天有过预兆……成大事者,出身必不凡也。哪怕这个不凡是后来加上的。
那么,贾雨村,就因为出身低贱被一个门子如此轻贱,焉能舒心?
如果您想免费开通会员,加入优质读书会,请点:活动|春风读书会
首开月度会员福利:点下面蓝色链接成为春风旗下会员
https://www.jianshu.com/mobile/club?ref=79bb6d1c
自主开通后我会接到通知,主动打赏返还200贝。如果贝不够,简信我,赠您180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