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资源的版权侵权
在一年半前,我开始报读国外的编程课程,读了三个课程,花费了差不多1.4万元,我报读的时间还算比较早,如果是现在报读,估计价格高达2.5万元。课程价格一直在涨,课程难度反而在降,课程质量也在下降。
当我无法再购买昂贵的课程时,我忽然发现某宝上有不少电子资源,价格也就10块钱左右。学完课程的学生把电子资源打包,在某宝上卖给有需要的人。这是一种侵犯课程制作方版权的行为,也是这个原因,课程制作方制定了一项政策,它的目的就是打击这种侵权行为的。
大多数人是没有版权意识,不会购买正版的电脑软件,网上有不少破解版;不会购买正版的电子书,网上找免费资源;不会购买官方课程,网上可以以便宜的价格购买到。除了版权意识差外,还有以下几点可以解释电子资源这些虚拟产品为什么容易被侵犯版权。第一,电子资源的复制成本太低,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使用权,正品实物的假货像不会像虚拟物品那么严重。第二,价格因素。产品价格太高,买不起正版。比如网络课程资源,一门课可能高达上万元,而想学习的人往往是那些学生党或者刚毕业、刚入行的人,这些人本来收入就不高,很难支付这笔“学费”。第三,制度的不完善。在版权、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实名制这些方面制度并不完善。
20来岁的阶段,正好是自我投资、自我增长的阶段,不少年轻人很想学习,但却不愿意付费或者无法支付,如果能找到免费资源或者只需要付出很少的金钱就能获取,那这个东西对于年轻人来说,很具有吸引力。如果有能力购买,大多数人是会购买正品的,毕竟时间也是一种昂贵的成本,搜索资源的成本也很高。对于电子资源,我的看法是尽自己能力购买正版,如果真的超出自己的能力,能找到其他资源替代也好,但也要让自己成为财富自由的人,这样,就不会有这方面的烦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