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意义上来说,我还称不上一个写作者。从3月到现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陆陆续续的写了一些东西。
说实话,我自己都讶异会有粉丝关注我。我也很想把我的所想、所感、所悟甚至是困惑,都通过文字分享出来。
若有人懂,是我之幸,若无人懂,也是情理之中。
可是我发现,把想法付诸行动,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腔热爱和勇气,还需要天时和地利的配合。
有时脑中会灵光乍现,有很多点子和想法,怎奈当时没法立即记录下来,等到有了时间,那乍现的灵光熄灭了,坐在电脑前,抓耳挠腮的想,可是已经找不到那种感觉了。
有人称这个为灵感,个人觉得是也不全是。写作的人都知道,如果靠灵感写作,基本这个人要么是个天才,要么就废了。
从个人的经验来看,如果想要持久的从事写作,并且想要写出点东西,写出点名堂,至少两个要素是要必备的。
一、一颗敏感的心
其实,大多数写作者,本心都是喜欢文字的,为何会喜欢,因为文字可以代替声音去表达很多不一样的东西。比如情书远比情话更易打动人,经年之后,或许会忘记或模糊当时的情话,但是情书却可以保留很久。
同时,文字可以传承,文化也好,历史也好,哪怕是野史,正是因为有了文字才得以传世后代。
喜欢文字的人,内心多是感性的,就算他的文字充满了逻辑和理性,但是不可否认,在思考时,他也是感性的。
个人觉得感性和理性并不是对立面,其实一个人在思考一件事或者一个观点时,感性和理性是并存的。
想要写好文章,就要让自己的心变得敏感起来,对周围的人和事,对新闻里的人和事,不再默然不再冷血。只有感性起来,才会想得多,才会有共鸣或者共情。
可是,成长的代价就是减弱我们的敏锐度。岁月除了在皮肤刻下纹路,也在大脑刻下了记忆,受过的伤、流过的泪、丢失的爱、失去的人,都会告诉我们,不要轻易被感动,不要轻易被影响,渐渐,我们练就了铜墙铁壁的心墙,我们学会了喜怒不形于色。
当有一天,我们拿起笔,想要写点什么的时候,发现那些新闻,哪些热点,都是司空见惯的啊,那些黑暗也是了解的也是都存在的啊,我该写点什么呢?发现无从下笔。
只有试着去打开自己,打开自己的心门,试着去感受周围的一切,哪怕是一花一木,哪怕是日升日落,让自己的感觉敏锐起来,然后就会有想法就会有灵感,你的笔才能写出动人的篇章。
我是这样告诉自己的,我也是这样试着去做的,目前来说,只能算小有收获。
二、咬牙坚持
其实,坚持大家都懂,但是未必都能做得到。长大后,我们最擅长的就是找借口,特别疼爱自己,总是能为自己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而且自己也深信不疑。
有人说骗别人容易,骗自己很难。
一两次的借口,自己还可以安慰自己,可是多了自己就会麻木,会觉得我就是这样,我就是不行,于是放弃了。
怎么去坚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方法,我的选择其实很简单,找一个你喜欢的熟悉的平台,选择日更。先坚持日更,哪怕咬牙也要坚持。让自己的大脑和肌肉形成记忆,慢慢把日更变成习惯,然后再去完善写作的内容。
有的人说坚持日更没有意义,开始还可以,可最后都是为了更而更,没有质量可言。
其实,这是很多人的感受,第一次日更的我也是这样,坚持了一个月就放弃了。
这次我选择日更,我的目标是完成365天日更,我想要突破自己,想要去改变。
当你下决心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其他的杂念就少了。每天只需要想着,我今天写点什么,是写散文,还是观点文,或者写个小故事,或者写个简短的观影感受,读后感。
敏锐度有了,坚持每日更文,慢慢的会找到自己的节奏和自己的那个点,就是你会被什么轻易地打动,也许是被感动哭,也许是被刺激地生气,也许是被雷地外焦里嫩,也许是被触动了记忆的某个神经。
这样的良好的量变,会不自觉地带来良性的质变。日更一段时间,再回头看自己的文章,你会收获良多。
有人说,尽管去做吧,时间会给你答案
我想说,写作这条路,门槛很低,但是能否走得远,决定权还是在自己手里。
当然,写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保持了足够的敏锐度和持久的坚持,剩下的就是要学习写作技巧,了解平台运营。循序渐进,才能有所收获。
十年寒窗苦读,才一朝考取功名,那么写作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