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多年前,有一个叫伯牙的人在山中弹琴,心中想着表现高山。一个叫钟子期的打柴人听到后就说"巍巍乎若太山",伯牙想着表现流水,钟子期马上领悟说"汤汤乎若流水"。后来钟子期故去,就再也没人听得出伯牙弹琴表现的是什么了。伯牙痛失知音,伤心之至,摔了自己的琴,从此不再弹琴,留下了"知音千古难觅"的佳话。
如果你仔细研究,你就会发现其中的潜台词是:音乐中本来有着明确的表现内容,听不出来是因为听者“听不懂”,是因为听者“不通音律”。
千年的时间过去,人类的文明发生天翻复地的变化,但是听不懂音乐这回事好像从来没有变过。如果你在听音乐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疑问,这音乐表现了什么?答案很大一部分是,听不懂,不知道在表达什么。正是这些束缚了大家进入音乐的大门。
(一)音乐不可懂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不像视觉的艺术(美术)和语义的艺术(文学)那般具体形象。就像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脑海中立马勾勒出杜甫晚年登高悲凉的场景。而音乐这门艺术它是由声音构成的,它是非常抽象,并没有视觉性。哆、唻、咪,没有别的意思,它没有语意性,它并不代表“落木”,也不代表“长江”,更代表不了我党。用具体化的思维理解抽象化的东西是行不通的。
听不懂也就是说不出音乐表现得是什么?不是因为听众的欣赏水平差,缺乏音乐细胞,没有音乐修养,而是因为什么,而是因为音乐它就不能直接传达那种视觉性和语意性的内容。
(二)音乐可懂
不知道你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听到一首节奏欢快的歌你的身体也会跟着动起来,听到一首低沉的歌你的情绪也会沉寂下去,难道这不就说明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懂吗......
这其中的机制就是“联觉”。所谓“联觉”就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其他感觉的心理现象。例如,看到红色会觉得温暖,看到蓝色会觉得清凉,听到节奏鲜明的音乐会觉得灯光也和音乐节奏一样在闪动。这也是声音能引起我们情绪共鸣的根本原因。因此,这也导致了不同的人对于同一段音乐的感受不一样,理解不一样,甚至演奏的表达方式都不一样。
例如,针对莫扎特《土耳其进行曲》,丽利·克劳斯和戈兰·古尔德的演奏,一个像一队土耳其轻骑兵那般欢快,另一个就像小木偶的进行曲那般缓慢。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在音乐当中体验自己对人生的感受,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理解投射到音乐当中去,连演奏家都是这么干的。 之所以以前要强调“音乐何需懂”、“音乐理解何需正确”,是因为“要听懂”、“要正确的理解”这样的要求给我们背上了沉重的负担,老怕听不懂,使我们在音乐的大门之外不敢进入,老想听懂,结果妨碍了本来有可能享受到的纯粹音乐之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