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战乱下的无可奈何——读《半生缘》有感

战乱下的无可奈何——读《半生缘》有感

作者: 酉木 | 来源:发表于2017-03-04 09:39 被阅读0次

          有的人,一别即是永别;有的情,一断即是决断。而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叹几声人生艰辛,哭几场世事无常。

           在战乱的年代,是不是总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那个年代的人们是不是都充满着难以诉说的悲情。身处时代潮流的我们,如今只能在书中,影视作品中寻找当初的痕迹。

         《十八春》——浮世绘——悲欢离合——相见欢——急管哀弦——枉然记——《半生缘》。这跨越几十年的修改和定名,是张爱玲的人生起起伏伏心境的写照。 1951年张爱玲完成《十八春》的写作,后来她在美国重新编写,改名为《半生缘》,而实际她更喜欢“枉然记”这个书名。这是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全书共十八章,书中故事的时间也经历了十八年,而这正暗合传统京剧《汾河湾》的旧典。

           在张爱玲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时代背景下单纯的爱情,勉强的在一起,人性的贪婪与欲望。整本书中,或许没有一个人是一生喜乐的,但是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个性,有着自己的选择,而在一个个人物串联起来的故事中,我却只感觉这是战乱的时代,却不知这个时代经历了九·一九、一二·八、抗战胜利、国民党接管、上海解放、支持东北等历史大事件。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我想庸俗地认为,这只是一个爱情故事,讲述了因为误会和人性的残忍而无法在一起的爱情故事。尽管到了最后,翠芝和叔惠,曼桢和世钧未在一起。但仍旧有着一个较为完美的结局。可最后,仍旧是过着自己悲哀的一生,只能靠记忆回忆最美好的爱情。

           看了书本的三分之一不到时,就有同学剧透一些后面的情节,我并不拒绝适当的剧透,可是当我知道后面情节的悲伤与无可奈何时,我产生了一种弃之不读的冲动。或许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有关,我喜欢在生活中感悟人生与人性,却不愿在书中或者影视作品中看到太多悲剧的发生。而正因为我提前知道了顾曼桢被她姐姐、姐夫设计坑害,拥有了上帝视角的幻觉,而从前几章开始就可怜这个充满韧劲与坚强的女子。在她身上,前半生是自由,独立的,为了养活家里的老老小小,每天下班后还会找寻两份兼职;她明白人生的疾苦,对她姐姐充满内疚,又知道人情世故,不愿拿姐夫的钱;后半生为了孩子和祝鸿才结婚,麻木地过了几年,最后也是为了孩子而到处借钱离婚……到了最后,她和沈世钧见面时,说的那句回不去了,才是最悲伤的,她一生美好的东西,在那一刻才真正失去吧!

           文章讲述了那个时代各色人的命运,大致都一样,和一个不是当初喜欢的那个人结婚,有离去的,有去世的,有消失的……每个人都向命运低过头,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追求与美好。十四年后,不过是人世间世事无常,泪眼相看,无能为力。那个时代,或许每个人都是无能为力的吧!今天生,明天死,一别即是永别,我们又怎能知下一刻,我们将与谁在一起!不是不能抗争,而是抗争也无力。

         时光留下的更多的是我们的悲哀与无可奈何,但还是希望,这世上,一直有个人在那等着你,无怨无悔!只愿故事中的事终究是故事,而不是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乱下的无可奈何——读《半生缘》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mud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