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想太多小姐
对梦想这个词,我是有些抵触的,尤其是当梦想被无限夸大,被大众滥用时,对这个词更觉得应该慎用,不管是在生活,还是在文学作品中。
邹静之先生的话剧作品《花事如期》,和期待中的一样,一样扣人心弦。
一个似乎烂熟的关于现实与梦想强烈撞击的故事,却给我不一样的思想体验。一个夜晚,两个人,两个布景,一次诗化而充满文学性的台词创作,一场关于爱与哲学的生活思辨,看得我酣畅淋漓。
故事在一个女人欢快的舞动里悄然开始,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她画着最美的妆容,说着“女人化妆是一种生活态度”、“最好是他要什么就装扮什么给他”的情话,等待着心爱的他到来。然而等来的却是爱人的一个无情的快递,和一个无厘头的快递员。
当快递员把用领带吊着的白板和发票的箱子递给女主时,女主仍以为是一场爱的腹语。快递员好心阐述个中含义:白板(拜拜)和发票(两清),招来女主的恶语相向。直到爱人打来诀别的电话,才彻底在梦中苏醒,一心寻死。善良的快递员开始讲述他的故事,试图挽救女主于痛苦绝望中。
这是一场都市女白领与一个普通快递员在一个夜晚的偶然相遇如何演变成了一场相互救赎的故事,用冷峻现实无情溃退理想与情怀,又在退无可退时用温情点燃希望。
一剧一悲喜,一剧一社会。这个社会正如邹静之先生在回答记者问时所说,“这个时代留给年轻人的机会并不太多,对于男青年而言,几乎可以称为机会太少。”沉重的生活压力,苦闷的情感交往,茫然而无出路的未来,《花事如期》不过是借用了情感的“表”,去叙述真实生活的“里”。
剧中的快递员就如同每个奔走在偌大城市里的漂泊一族,他怀揣着文学梦想从深山走来,眼看着自己亲笔书写的文字被编辑无情扫入落满灰尘的角落里,他茫然不知所以。他深埋梦想的种子,把葛妞子写入作品,藏在袖口,做自己的读者,将沾着汗湿泛起发黄的底稿藏了又藏,读了又读,一遍一遍。
他是城市里微不足道的一员,怀揣梦想面对无奈现实。剧中男主说的一段关于酒糟的台词我记忆犹新: “你见过酿酒吗,酒糟发酵后,才能酿出酒来。酒是真的,酒糟是假的,被抛弃的……你经历的生活就是酒糟,梦是酒,你为得到梦而活着……苦难、伤心、劳累,高兴都是酒糟在发酵,都是为了得到梦。”讽刺的是,在男主眼里,生活是酒糟,梦才是酒。那是怎样一种失望,才能使他依靠梦得以活着,得以活得有趣,活得自在,就如同罂粟刹那美丽换取短暂的幻觉,得以宽慰,没有挂碍。或许,并非心无旁骛,他只是用行动在践行着,在一段太过贫乏的旅程里,有趣的人总能找到不同的路,走出别样的风景。
常听身边朋友谈起,“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在云南的街角,开一个充满情怀的咖啡屋”“我有一个梦想,想打理一个花店,看云卷云舒,看花开花落。”“我有一个梦想,就是过有趣的人生”....这种情结,坦白而言,没有正解。因为只要你深入谈起例如去过哪些咖啡屋,对咖啡品种有哪些了解,消费咖啡有哪些人群又或者做过哪些人生中有趣的事之种种时,就会发现他们心中没有答案。我似乎可以马上下定论,这个梦想,真的只是梦想而已,就好像大人给小孩编制的童话一样,正义战胜邪恶,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灰姑娘被王子娶回家一样只是一个用来慰藉自己的梦,缺乏实现的途径。
而真正的梦想,需要的是醒过来,去实地考察咖啡屋,学习经营门路,辨识咖啡种类,了解消费人群。让梦想落地生根,才能使这种渴望变成一款可以触摸,可以拥有,体验良好的APP。如果本身就无趣,又如何指望仅靠着怀揣梦想就能开出色彩斑斓的七色花呢。
那些如同钱钟书先生在《写在人生边上》里说过的“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的生活,不是因为心里怀揣梦想,也不是梦想有什么神奇的力量,也许仅仅是因为我们挥刀斩断了自己懒惰之根。
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持续恒久得坚持,如同剧中男主一样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能为了得到酒一般醇香的生活而拼命地发酵,幽默地玩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