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本该遮风挡雨,为何步步紧逼?
在我众多的朋友里,小慧应该是最体面的人。
她从小高高瘦瘦,长相可人,笑的时候,眼睛就像是月牙一般,弯弯的特别好看。她从小努力,毕业于名牌大学,还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在我的眼里,小慧的人生简直不能太完美。
可是突然有一天,她却告诉我,自己得了抑郁症。
我十分不解,询问她为什么?
小慧说她从小生长在单身家庭,记忆里,伴随着她的永远都是母亲夜深人静后的哭泣。关于家庭,在她的记忆里,更多的是残缺的爱和焦虑。
在同龄人中,她必须样样做到最好,妈妈才会对她展露笑容。
无论大小考试,每次都必须是第一;别人家孩子会的,她必须加班加点的学回来;邻居的孩子考到了北京,楼上楼下都知道,于是小慧的目标也很自然的定到了北京。
可每一次考试可每一次目标的达成,并没有让她得到成就感。因为成功的同时,妈妈会为她制定更严格的计划,完成下一个目标。
直到成年之后,小慧和妈妈发生了争吵,小慧想要选择工作不再想读书,可是妈妈却执意让她考研。
这一次,她不愿意再做母亲手里的傀儡,只想真正的为自己选一次。
可是,在激烈的争吵后,妈妈抓起一大把安眠药吞了下去,小慧惊慌失措的把母亲送到了医院。
坐在医院冰冷的椅子上,她的胳膊、手一直在剧烈的颤抖。
从那一天起,曾经短暂的入睡困难变成了整夜的失眠,在白天,她依旧像个正常人一样微笑,毫无障碍的和朋友聊天。可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只能用钥匙,一下一下地划在自己手腕上。
固然是“爱”,可这种入侵式的行为,会彻底摧毁孩子的世界。
在成长的岁月里,父母是孩子价值观、人生观形成过程中极为重要的引导人,但是随着投入的增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控制欲也会越来越强,渐渐的,极易失去边界感。
这种“入侵式的爱”,更多的源于父母投射于子女身上的期待,一旦期待落空,便转化成了焦虑。
负面情绪的投射将会一直影响着孩子,他们只能一边艰难的证明着自己,一边在心理自卑的鄙视自己……
02、父母是你“心理问题”最大的帮凶……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就极易把自己摆放在主动者的位置上。
如果孩子犯了错,愤怒下的父母很容易失去耐心,省略掉与孩子沟通的环节,运用指责和打骂等带有惩罚色彩的手段,逼迫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
而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他们会将自己的意志强行的施加,一旦孩子产生不同的想法,也会本能式的拒绝。
更有甚者,会因为孩子埋怨、委屈等行为触发自我保护机制,并采用讽刺、辱骂、指责等方式教育孩子。
对于孩子,是父母不够爱吗?
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足够爱,才会导致两代人的伤害。
父母缺乏的是对爱正确的表达方式,而孩子需要的,是如何在父母充满暴力的“爱”中,保留自尊和自信。
幼年的弱小让这个念头成了永远的期望,于是“消极式”的抵抗和“回避式”的逃离成为大多数孩子的选择方式。
同时,这些记忆也在孩子的潜意识中留下创伤,为“情绪表达”埋下了一个又一个不良因子。
03、对他们的“爱”,让我不愿面对这个世界。
在中心我见过那些因为原生家庭的不幸,从自卑走向孤僻的来访者。我也见过花季年龄,因此丧失了正常情绪表达的人。
他们会彻底把自己锁在“心里的世界”,只要世界外面的人稍稍靠近,他们就会惊慌失措,条件反射一般的退避,面对周围的美好,他们只会觉得自己越发的失败。
父母对于孩子,无论是沟通、还是激励,都要站在保护孩子自尊心的立场上,有时候,情绪的疏远、对于事物的感受,远比孩子犯错的客观结果更加重要。千万不要让深刻的“亲情”,演化成为残酷而暴力的“镇压”。记忆的创伤一旦被植入孩子的潜意识,痛苦的感受将会通过虐待式的惩罚传递给孩子,有时候,孩子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不过是对父母“情绪无能”的复制。
对于曾经在原生家庭中受过创伤的成年人,你要知道,父母不过是你成长环境中的一个组成因素,想要拥抱温暖,你需要找回记忆里完整的“自己”。
所以,请让自己勇敢的回到过去,捡起曾经丢失的“自我”。
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就好,不要害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