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想法
生而为人,对不起

生而为人,对不起

作者: 退守孤城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6:55 被阅读13次

    在日本,有不少奇怪的忌日,比如“樱桃忌”、“河童忌”、“康成忌”。这些忌日都不是用来祭奠河童或者樱桃的,而是一个个著名的作家。

    这些作家,都是用自杀结束生命的。

    就先从芥川龙之介说起吧。

    我们很多人对他的了解,可能是从黑泽明导演的一部著名的电影《罗生门》开始的,剧本就是来自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竹林中》。

    1892年3月1日,芥川龙之介生于日本东京,芥川是他后来改的姓,原姓新原,也许这段改姓的历程就是他后来性格一个重要原因吧。

    芥川出生那年,母亲已经32岁了,父亲42岁。在芥川8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就疯了——发疯的母亲对芥川童年影响非常大。他在作品中曾说,“我一次也没有从母亲那里感受过母爱。”

    而作为“疯子的小孩”,那种自卑和恐惧,其实也伴随了芥川的一生。在他的作品《河童》中,一个河童的胎儿因为害怕遗传父亲的精神病,因此不想出生,这很可能就是芥川自己的心声。

    在母亲发疯后,芥川被送到了母亲的娘家,过继给了舅舅芥川道章,由此改姓“芥川”。芥川家是一个颇为富有的大家族,且重视文学和艺术,这给芥川龙之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培养土壤,他从小就立志做一个作家。

    关于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解读,网上有很多,我就不废话了。总的来说,芥川在他的小说里用笔非常简洁,叙述的口吻也似乎也冷峻与轻松,但表达的主题却往往是阴郁和对人性的失望——这在《竹林中》这篇小说中就很明显。同样明显的还有他和黑泽明那部电影同名的短篇小说《罗生门》,文中他描写的老妇人在死人堆里拔头发的画面,让人不寒而栗。

    总之,到了1927年的时候,才35岁的芥川龙之介其实已经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了。

    那一年,他饱受胃病、神经衰弱、痔疮等各种疾病的困扰。同时,他的姐姐家失火,姐夫欠下高利贷卧轨自杀,姐姐家举家来投奔他,生活压力大增。到了7月,芥川龙之介在卧室服用大量安眠药,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自杀前,他在枕头边上放了一本《圣经》,倒是和海子很像。

    然后就是太宰治。

    太宰治这个名字,近些年被不少中国读者所熟知,是因为他的成名作多年高居畅销书前几名。

    这就是《人间失格》。

    与芥川龙之介出生于平民家庭不同,太宰治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1909年,太宰治出生在青森县中西部的津轻地区。他原名津岛修治,是家中的第六子——津岛家是津轻地区的首富。

    太宰治是个富二代,但他也是个学霸。他小学毕业的时候成绩就是全校第一,大学更是考进了东京帝国大学的法文科。

    1927秒,一个消息让热爱文学创作的太宰治备受冲击——芥川龙之介自杀了。

    太宰治对芥川龙之介一直非常推崇,并一直以获得“芥川奖”目标。26岁时,太宰治凭借自己的作品《逆行》入围“芥川奖”的候选。那时候,太宰治已经从帝国大学退学,因为治疗腹膜炎而欠了一屁股债,所以非常渴望用“芥川奖”来填补自己遇挫的心情——尽管奖品只是一块怀表和500日元奖金。

    只可惜,这一届他落选了。

    到了第二届,太宰治的获奖诉求已经几近狂热,这在他给评委之一的佐藤春夫的一封信中就可以看出:

    “我一定能成为一名好作家。您的恩情,永志不忘。第二回芥川奖,请颁发给我吧……佐藤先生,请您不要忘记我。请不要见死不救啊……现在,我是在以命相托。”

    而这封信透露出的不仅是狂热,一直欣赏太宰治才华的评委佐藤从中读出了太宰治在精神方面上的隐患。

    如果说芥川龙之介是因为各种病痛折磨、生存压力才诱发出的自杀求完美的想法,那么太宰治似乎生来就对整个世界抱着一种阴郁和悲观的看法。这在他的多部作品中都有明显的表达。

    事实上,太宰治一生曾尝试过5次自杀,其中有约情人一起跳海自杀,但情人死了,他没死成,后来也曾服安眠药自杀,上吊自杀,但都无果,直到第5次。1948年,太宰治创作完《人间失格》后,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因为肺结核,甚至到了经常吐血的地步。

    当年6月,太宰治与崇拜他的一位女粉丝一起投水自尽,这一次,他真的成功了。

    他用他的行动实践了在《人间失格》中多次出现的一句话:生而为人,对不起。

    第三位,是三岛由纪夫。

    三岛由纪夫曾获得过三次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而他的自杀方式也最离谱,最夸张。

    三岛由纪夫1925年出生在东京。如果说太宰治的出身是“富”,那三岛由纪夫就是“贵”——他的祖母家算是德川幕府时代的贵族。到了三岛由纪夫这一代,家道已经中落,但祖母还是对这个孙子寄托了厚望,从小就把他送到了只有皇族和贵族才能读的学校去读书。

    三岛由纪夫从小就表现出了超高的文学天赋,15岁就能发表诗集。而且他也是个学霸,从学习院(日本著名的贵族私立学校)高中部毕业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的时候,是全校第一名,为此还拿到了天皇奖励的一块银表。

    但和芥川龙之介与太宰治柔弱阴郁的性格不同,三岛由纪夫尚武,而这种性格也由此影响了他的一生——他最躁狂懵懂的青年时期,正好经历日本军国主义的最高峰。

    1944年,在日本在二战中已经陷入困境的局面下,三岛由纪夫成为了一名等待征召的预备役士兵。1945年,三岛被征召,但在出发准备参战前,他的感冒被军医误诊为肺病,被遣送回乡——他原本要去的部队后来前往菲律宾,基本上全军覆没。

    但三岛由纪夫却并不因此感到幸运,而是感到遗憾。尤其是当他17岁的好友莲田善明参军后,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于马来西亚自杀,给三岛非常强烈的冲击——他认为他也应该为国牺牲,而不是苟且偷活。

    不过,无缘在战场上显身手的三岛由纪夫,由此在文坛上却崭露头角,进而一发而不可收拾。他的《禁色》、《夏子的冒险》以及《潮骚》等一系列作品,让他在日本文坛的声望越来越高。不过,真正让三岛由纪夫奠定地位的,是他的代表作《金阁寺》。

    已经声名鹊起的三岛由纪夫在1963年,1965年和1968年一共获得过三次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却一次都没有最终折桂,这其实也是让三岛非常失望的一件事。

    尤其是1965 年那次,三岛由纪夫得知自己被提名后,他带着夫人周游欧、美、东南亚多国,在回国抵达机场前联系了很多媒体,满心以为届时可以发表获奖感言,但最终却事与愿违。在机场,尴尬的三岛面对记者们只说了一句“大家辛苦了!”就走了。

    真是尴尬。

    但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是三岛由纪夫觉得最痛苦的事,他自己认为最不能接受的,是日本战后天皇权威的衰落、武士道精神的消失和所谓的“世风日下”。

    为此,他在1970年上演了一幕电影剧本也不敢这么写的自杀。1970年11月25日,三岛由纪夫带着他自己私人武装“盾会”的四名成员,来到了日本陆上自卫队东部总监部,直接将师团长给绑架了。在把师团长绑架为人质后,三岛由纪夫站在总监部的阳台上,对着下面800多名自卫队官兵发表演说,要求大家随着他一起发动兵变,推翻现有宪法,让自卫队重新成为“真的武士”,恢复保卫天皇的传统。

    但在三岛由纪夫发表演说时,800多个自卫队官兵根本没人理会他的话,有的甚至还发出嗤笑。沮丧的三岛由纪夫随按照原计划,决定切腹自杀。

    他的自杀过程漫长而痛苦:他先用短刀把自己的腹部切出了一个很大的伤口,肠子直接就流了出来。随后,他一旁的”盾会“成员森田必胜用刀为三岛进行”介错“(剖腹仪式中帮助自杀者砍下头颅,目的是让他死亡更快)。但森田连砍三次,都没能砍下三岛的头颅。

    疼痛难忍的三岛由纪夫试图咬舌自尽,还是失败了。最终由另一名“盾会”成员古贺浩靖在第四次“介错”中终于成功。

    (此处有配图,但是太血腥被官方屏蔽了)

    第四位作家是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是这四名日本著名作家中活得最久的一个——芥川龙之介活了35岁,太宰治活了39岁,三岛由纪夫活了45岁,而他活了73岁。而且他也是四人中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类的。

    但他还是自杀了。

    川端康成1899年6月14日出生在日本的大阪,与前三位作家相比,他的家庭算是中产之家——父亲是个医生。

    正所谓幸福都是相似的,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同,2岁的时候,父亲因肺结核去世,3岁的时候,母亲也因肺结核去世,10岁的时候,相依为命的姐姐也因为热病去世。

    川端康成也是很早就显示出了文学天赋,他的作文一直是全班第一。从成名的时间看,川端康成比芥川龙之介晚——芥川自杀的1927年,川端康成刚刚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品集《伊豆的舞女》。但他比太宰治和三岛由纪夫成名要早不少。

    所以,他与太宰治和三岛由纪夫都有过交集,而且对他们俩的影响还不小。前面说过,太宰治在26岁时凭借一篇《逆行》获得评委佐藤春夫的青睐,入围“芥川奖”候选。但是,他却并没有获得当时另一位评委的青睐——那位评委,就是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认为太宰治的作品太过阴郁,客观来说川端康成看人的眼光还挺准的,但太宰治不这么认为,他认为他的落选都是川端康成造成的。为了发泄,他写了几篇文章批川端康成,这件事在当时的日本文坛闹得沸沸扬扬。

    相比于太宰治,川岛康成对三岛由纪夫的影响更大,也可以说川岛康成是三岛由纪夫的贵人。川端康成对三岛由纪夫非常欣赏,不断给他推荐机会,而后者也对前者非常尊敬。从某种意义上说,两人不仅是好友,也有师生之谊。

    前面说到,三岛由纪夫在1963年,1965年和1968年三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但最终都功亏一篑,而1968年的诺贝文学奖,最终颁给了川端康成。三岛当然表示了祝贺,但后来有不少人认为,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三岛由纪夫冲击很大——和川端康成本人其实无关,主要是三岛是一个非常争强好胜的人。

    其实,功成名就的川端康成,虽然曾指出太宰治的阴郁,但他自己的作品也从来没有摆脱死亡的气息。尤其是中年以后,这种情况越来越明显。

    比如他在他的名作《雪国》中这样写到:“一个人如果死得快乐,如果认为死是一种恒久的解脱。世人就不应为他叹息,因为快乐的死亡总好比灵魂里面最深层次的疼痛。有朝一日,对生命也心不在焉了。死亡是极致的美丽,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

    然后,他就真的这样做了。

    1972年4月16日下午,川岛康成对家人说去散步,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到晚上家人在他的工作室中发现了他的尸体,他是含着煤气管去世的。

    其实日本自杀的作家还有不少,他们四个是其中最有名的——就自杀的概率而言,日本作家还是比较高的。

    我们看书的时候,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哇,这个人好厉害,把我想说到说不好的话都写出来了;哇,这个人好细腻,这样的细节他都注意到了,描绘的真生动。

    但就像和魔鬼做交易一样,他们其实也付出了自己的代价:感性,敏感,易悲伤,会绝望。因为他们能感受到一般人所感受不到的细节和情感,他们也注定要承受一般人所不必承受的情绪波动。

    有些时候觉得世界也还算公平,给你的天赋树上多点了几下,就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而为人,对不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bf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