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跟自己想谈一谈死亡,之所以说跟自己谈 那是因为我发现写作其实是一种自我谈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会想通很多,清理,其实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小的时候,我的性格很开朗,活泼,大家都说我是开心果,在七岁以前,我从没有死这个字的概念,以为人会永远无忧无虑,大人们看到我总会说我跟小时候反差太大,因为从10岁左右开始,我开始变得抑郁,每次选东西我都会选黑色,仿佛它就是我的人生主基调。而认识到人会死亡这个事实无疑是我抑郁性格的开端。第一次接触死亡是在我的姥姥过世时,当家里人告诉我姥姥死了,过几天就要出殡的时候,我简直懵了,那个时候我很无知地问,“死是什么意思?”“就是去另一个地方,不回来了”家里人很理所当然地说,仿佛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但对于我这个从没有死这个概念的人来说并不是,那个坐在轮椅上晒太阳,向我招手来吃糖的慈祥的老人从此就从我的身边消失了?我陷入了悲伤之中,在之后看到更多的人患癌死亡的人后,我才知道姥姥活到90寿终正寝算是最有福报的死法,后来我听奶奶说,姥姥做媒婆成功做了64对,可能也是按佛家说的积累了福报。从姥姥死后,我就开始对生死感兴趣了,有时候会想为什么姥姥能有那么大福报,有些人却在40岁50岁就死了而且死得很痛苦,做媒婆的福报能有那么大么?为什么有些人生下来就是富贵命,有些人却是残疾人?人为什么会死呢,既然会死,为什么还要生下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被灌输了各种观念,我也开始和大人一样,把死亡看作太平常的一件事。期间看了史铁生的书,他21岁遭遇车祸 ,身体残疾,自杀无望,唯一的爱好读书让他重拾了对生命的希望,也正因为身体残疾让他对生命有了更多的感悟。大学的时候,读于娟的此生未完成,读到动情处便眼睛湿润,一个人在生命最后还能振作精神写出那些真挚的文字,仿佛她就在我面前讲述她的故事,而事实是,那个灵魂已经去了另外一个地方。21岁的时候,我皈依了佛门,更荒唐的是有了出家的念头,经历了心情低落,无心读书的一段时间,今天当我再来思考死亡的时候,我想自己终于明白了史铁生的“向死而生”,没有那场车祸,可能就没有那样一位把生命剖析得如此深刻的作家,而没有死亡,或许每一天也就不再有意义。
愿.你的生命如泰戈尔所说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夜之静美。
死亡的意义――向死而生地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