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善寐
前言
夜来幽梦忽还乡
犹记得
夏日的夜晚
月朗星稀
跟着大人去田间抓知了猴
夜深人静的田里
除了风吹动玉米杆,叶子摩擦的声音
还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
就好像电视上的功夫高手,和别人打架之前热身时
身上的骨节响声
不解
大人解释说
那是玉米在拔节的声音
![](https://img.haomeiwen.com/i7213072/ed3fb72f850b33a3.jpg)
拔节的概念深深的种在了脑子里,越学习中医,越发现,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蕴含着智慧,去体悟生活的场景,对提升中医的认知尤为重要
今天,来聊聊小儿发热,我们今天不聊病毒性的,病菌性的,也不聊风寒、风热类型的,来聊聊小儿的成长过程中的生理性发热。
生理性发热就是区别于病理性发热,顾名思义就是说孩子并没生病,只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状态。
所以,不是孩子一发烧,就认为是病,有时候要学会判断,生理性的发热是不需要干预的,这是现代医学和中医都有的共识。
![](https://img.haomeiwen.com/i7213072/dd6356f306ccb8c1.jpg)
当然,中医里不叫生理性发热,我们还是要科普一下。
中医里面有个变蒸学说;变者,变其情智,发其聪明;蒸者,蒸其血脉,长其百骸。
当然,关于变蒸理论,历代医家多有著作提及,阐述发展,各派的观点也不太一致,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参考《颅囟经》、《诸病源候论·变蒸候》、《证治准绳》、《肘后备急方》等书籍去做了解,我们在这儿不做判断。
以上,引申出来一个问题。就是小儿的生长周期里会出现非病理性的发热的,而且还是好事,不变不蒸,无以长;而且在临床上,不仅仅是小儿,即使成年人,体质在变化的时候也会出现高热的现象,例如:站桩百日筑基的过程,出现的高热,就是体质变化的一个非病理性状态;像有些20多岁,40多岁还长智齿的人,其实也属于变蒸的范畴。
那遇到小儿的生理性发热,我们是否可以自行判断呢?
①未受外邪或者食积的伤害,突然的发热;
②精神状态甚好,只是发热,或见烦吵、出汗,未见其它症状;
③二便畅通
总结一下
两岁以内的小儿,由于生长发育的旺盛,其血脉、筋骨、脏腑、气血、神志等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变异,蒸蒸日上,每隔一定的时间就有一定的变化,并且还可表现出一些症状,如发热、烦吵、出汗等等,但无病态,是小儿精神、形体阶段性生长发育的一种生理现象。
以上是一般情况,但也不排除,两岁以后的孩子依然会有变蒸的情况存在,临床也会偶见,以期通过以上,让我们知道孩子出现发热先不要慌乱,纵使自己不会判断,也要找专业大夫去询问,不是一发热就是抗生素而已,虽然现在的医疗体制已经在改变见病就挂水的现状,但是,我们很多的百姓还是不太明白病理现象背后的原因的,希望更多人知道,有意识的去改变对于疾病恐惧、慌乱的现状。
![](https://img.haomeiwen.com/i7213072/8581fd6fe4aadbe2.jpg)
养儿注意事项
①“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小儿的问题一是吃出来的,食积;二是小儿的运动量大,未及时增减衣物,受邪的;
②捏脊:无病状态下,坚持每天给小儿捏脊,督脉、膀胱经从下往上各三遍,保持营卫、腠理的通畅;
③艾灸身柱:身柱(全身之支柱,小儿百病灸点,小儿强壮重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