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0年,收入稳定,上老下有小,在最稳定的职业期,已经奔四的我却玩儿起了中年叛逆——离开职场脱产读研。
为什么读研?
读研对我来说,并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本科学历在我的专业里,比上不足,比大多数却也是有余的。决心考研,并不是单一因素决定的,它曾经是我年少时的一个小梦想,它还是我工作和职业发展的需求,它也是我想精进自己的一个途径,甚至还有一些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因素,综合起来,就促成了考研这个事情。
在所有人看来,我所要面对的现实,一是经济危机,至少三年没有收入,还要付学费生活费;二是职业危机,三年后毕业,原来的职场早就天翻地覆,也许已经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三是年龄危机,虽然我总是自称17岁,可是身份证很冷酷无情啊!
所以,很多人问我:“你怎么有勇气?”
可是,我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勇气”这个词,我只是想做,就去做了,如此而已。
越是人到中年,越能深刻领悟到,人生很短,时间很宝贵,由不得你肆意地犹豫,大部分人的生命和时间就是在犹豫里浪费掉了。不要想着“等我怎么样了再去干嘛”,你会发现,你永远等不到“怎么样”的时刻,心里想的那些事情也永远只是想想而已。
那些向好的事情,想了就赶紧去做。有句话说,人不要等到厉害了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可能厉害。当然,做了也不一定厉害,但如果不去做,就一定不会厉害。
仓促备考
10月份报名,佛系的我一直不着急,反正不限制报名人数,不愿意去跟人家挤爆服务器,所以悠悠地拖到后期才报名。选择考点的时候傻眼了,本地考位已经爆满,只能去另一个城市考试,而且要去2趟,现场确认和考试,后面就多了买票赶车订酒店的事情,费神费时费钱。
因为想到就去做,所以并没有提前复习,报上名以后才开始买复习资料,彼时距离考试仅有2个月时间。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报完名的那一个月里,工作忙到飞起,再加上一点拖延症,完全没有时间和心思看书复习。
到了11月中旬,还剩下1个月的时间,不得不紧张起来了,开始制定和实施复习计划,争取了家人的支持,开始拼命的状态。
班不得不上,家就没法管了,每星期1-2个晚上回家陪孩子,剩下的时间都在死命嗑书。
早上6点起床看书,上下班路上和中午听网课,晚上下班路上吃碗粉就泡图书馆,晚上9点图书馆关门后又赶往附近大学的自习室,路上正好休息一下清醒大脑,零点左右回家,周末是全天泡在书里的。
时间紧张,而专业理论和政治需要很多记忆性的复习,所以不得不把所有的精力放在这两门功课上,基本对半分时间,英语则除了听10节网课和准备了几个作文模板,几乎全裸考。
最后就是运气了,在报名同一个导师的学生中,大家的成绩不相上下,然后复试成绩不错,低分飘过,竟然考上了。
后话
复习一个月考上研究生,说出来也许是拉仇恨,但个中滋味和付出了多少,也只有自己知道。比如英语裸考,初试58分,复试88分,都是意外的惊喜,可是真的是裸考吗?毕业10年来,我从来没有停止过英语学习,特别是去年参加了几期英语阅读的打卡,有时候读的半懂不懂的,可是阅读的感觉和语感却在慢慢积累。
虽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是这样看似完全无用的学习,却在这次考试中给了我一个天上掉下的馅儿饼。裸考的勇气,来自于平时的积累,你的每一分努力都不会白费,它会在某一时刻爆发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