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跟蒋老师学习开始我就觉察到内心有种孤独感,一直认为因为幼儿阶段跟母亲链接不够引起,处理了过很多次,却发觉还是有。书中讲到人与自然脱离的越远,孤独感就会越强,人会通过纵欲、寻找组织和创造性的劳动来尝试摆脱,最终都效果不佳,而唯有人与人之间爱的链接能够化解人心底的孤独感。由此也更能明白那些充满的爱的人为何走到哪里都相当自由,因为走到哪里他都能与别人自然的建立连接,包括与自然世界建立连接。而我自己身上体现明显的就是“寻找组织”,一旦获得一个组织的接纳和认同,就会不自觉的保持与组织的同一性,甚至失去自己的个性,而一旦失去组织的接纳便会有恐惧。蒋老师教的基础东西,生活中不断应用,就是为了找回属于自己的个性,作为一个真正的人存在于组织内或者组织之间,让自己更加的自由。既于如何让爱和慈悲在生活中活出来,需要不断的体会,目前我还讲不出来,有或许那种状态没法用言语来表达。
具体表现:目前我能感觉到杨瑞华团队的接纳和认可,但是一想到因为做些什么事情被她们否定或者踢出去,心里就有恐慌出来。应对策略:
1.首先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看是不是双方有合作的机会和条件;
2.如果没有合作的空间,对我来说,就是选择问题,根据自己当下的情况考虑并选择。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没有对错,对当下的自己都是最合适的选择;
3.即便被一方彻底拒绝,甚至是仇视,那也是别人的事。而且未来我们还是有成为朋友甚至再次合作的可能的。我与别人不可能成为敌人,条件改变的情况下随和都可以成为朋友成为伙伴。
4.在我们的生活中,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别人不认同我,我心里就自动跟他对立起来,甚至划为敌人,最好一辈子都不见了,这其实都是内心的孤独感在作祟,让自己活在幻象中。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对立,在心境、外界条件等改变的情况下,随时都可以成为合作的伙伴,甚至成为朋友。(比如两个人有很多意见不同,个性也大不同,但是又一个共同的目标,时机成熟时,就可以一起来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这么想,对那些骂自己、批判自己的人就更能接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