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后知后觉的爱情后进生,跟一个原生家庭非常幸福的某位童鞋深刻谈讨后发现,确实需要反省和自我救赎。因为从小也没有真正见过温馨的每天都是粉红泡泡的有爱的家里是怎么样共处的,丁童鞋告诉我,她父母都是很平等的沟通,相处几十年,依然是每天可以打情骂俏,随时随地可以撒狗粮。所以,她虽然没有结婚,但依然知道健康的关系是怎么样稳定的输出和沟通的。而我全程都是一脸懵逼,每个字我都听得懂,但是连起来是什么意思我不明白。所以,真的非常感谢,给我上了很重要的一刻,让我明白,爱是一种后天需要自我修复的能力,需要表达,需要沟通,需要平等的换位思考。而不是只是索取,物质上面,生活的油盐酱醋再妥帖,依然熨平不了心理的褶皱,而我的爱人,他需要的是一个妻子,而不是单纯的一个可以共同承担风雨的合作伙伴,需要的是爱人之间的温情,而不是冷冰冰的食物投喂。
这本书是我真正意义上去审视自己的感情的第一本启蒙书,让我明白为什么我会那么抗拒交流,抗拒感情,抗拒别人友善的靠近,时时刻刻想封闭自己,想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面,就算装作再开朗,再能聊天,都只是表象。我的内心从来没有真正的快乐过,幸福过,只是停留在孩童时期的基本需求,而不曾涉足成年世界的美好。我以为的我自己懂,其实我什么都不懂。还好,我被人点醒了,还好,这次真的有人告诉我,我是有缺陷的,我是自私的,不负责任的爱人,我需要的是进一步的成长,去好好的修复自己。
书中有一段说:神经机能病态的爱情者,从来没有超越儿童阶段,成年后还在寻找儿童时代的联系。在这种环境下,这些人在感情生活方面始终是停留在2岁、5岁或者12岁的阶段,但他们的智力和社会能力却符合他们的实际年龄。在严重的情况下,感情上的这种不成熟状态会破坏其社会生活;在不那么严重的情况下,这一冲突只限于个人亲密关系的范畴。
我想我从小是没有感情满足和感情羁绊的,没有特别的亲密的母女,父女关系,没有跟我一起长大的兄弟姐妹。个人的孤独感没有办法排解,从小被树立的形象是独立自主,从来没有撒过娇,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夫妻间平等的交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点被发挥的淋漓尽致。我要是自己能做,从来不用找人帮忙,或者求助。
幼儿园的时候,门牙磕掉了,满脸是血,我外婆带我去厂门口找我妈,我妈也不会抱抱我。温柔的妈妈从来都没有展示过这种形象,只有打骂,苛责,脸色看。现在回想起来,也不能怪我妈,我妈其实也没有健康的家庭关系,外公和外婆也不是平等的交流,外婆从小都是童养媳,可想而知家庭地位低下。最小的舅舅比我妈都是大个十几二十岁。也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长大,不会爱我,只会物质上的丰富,交流的方式是打我。
现在长大了发现物质的丰饶并没有在生命中留下特别甜美的记忆,反而我妈打我的经历深深的烙印在我的灵魂深处,一个母亲,能深刻的影响子女的生命如此之深。然而,我想挣脱出父母的影响,自我成长,自我救赎,因为人生在世,只有一次,我想经历更多的璀璨,我想留下更多的甜美的记忆,不要像之前一样,脑袋一片空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