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他死后被清算,千年后依旧被国父敬仰---记一位渐渐被遗忘的将军

他死后被清算,千年后依旧被国父敬仰---记一位渐渐被遗忘的将军

作者: 丫飞 | 来源:发表于2018-02-05 23:01 被阅读50次

西汉后期社会危机深重,外戚与皇权一直明暗角力,人心思变,甚至民间流传“更受命”之说。权臣王莽在深耕权力网络多年后,挟天子以令全臣,随后通过禅让自封皇帝,史称“王莽篡汉”。

王莽是个书生,满脑子想着周礼,结果以此施行的新政加深了社会矛盾,也触碰了各方利益。为政朝令夕改,结果激发更为强烈的矛盾,自己也被起义军赤眉绿林杀死。天下大乱,自此诸侯割据。

其中汉室后裔的一支,后来的汉光武帝刘秀异军突起,征服各路诸侯,统一天下。

刘秀可以说是一个传奇人物,大家可以搜索“昆阳之战”,他率领三千骑兵冲进十万敌军阵中,直接打散对方士气,一战成名。

但我们今天的主角并不是这位开国皇帝,而是他手下的一名传奇将军。

以“马革裹尸”而闻名于世的“光武中兴”名将,伏波将军马援。

从生平中,我们更能了解到马援个性和丰富的一生。

伏波将军马援

2、

马援是陕西扶风茂陵人,相传祖上是马服君赵奢(第一个让秦军统一六国时吃败仗的赵国将领),单取一个马字,扶风马氏同时是官宦世家。但马援十二岁时父母双亡,只剩下三个哥哥一起讨生活。

从小马援就立志一番功业,性格也“不拘于章句之间”,是一个想着就干的人。后来当上督邮,在一次押解途中因同情犯人遭遇而私自流放,不得已逃亡北地郡。后又逢天下大赦,便选择在当地放牧。

而放牧又能因地制宜,马援迅速积累了一笔财富,当地人也闻名来投奔,自此产业越做越大。只是富豪对于这位未来的将军是没有吸引力的,他把所有财富都散给了跟随他的宾客,自己却衣着素朴。

自此马援任侠之名便传开来。

游戏形象

3、

公元25年,同时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元年。天下仍在群雄割据时期。

马援此时避难至凉州,被陇右割据势力隗嚣器重,封为绥德将军,同时也参与集团内决策。

对于各方势力的笼络,实力稍逊的隗嚣左右摇摆。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蜀地公孙述和汉室后裔刘秀。

也为摸底,隗嚣派马援先接触了距离自己最近的公孙述。在一番与公孙述虚与委蛇之后,马援不无愤懑地得出论断,“子阳(公孙述字子阳)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专意东方。”东方即是洛阳定都的刘秀集团。

和刘秀的见面,颇有些火药味。

4、

因之任侠的名声,出使各个势力之间,刘秀对马援的第一印象是若隐若现的纵横家气息。

“引用”《后汉纪》作者袁宏曾指出马援具有纵横家的习气,而他将幼子命名为“客卿”也体现了这一点。这种习气在乱世之时人主尚能忍受,但毕竟是不甚见容的,在崇尚儒术的光武帝面前更是如此。

刘秀未加妆容就开玩笑地对马援说到:“卿遨游二帝间,今见卿,使人大惭”(奔走在几个君主之间,劳累的样子使人惭愧)马援顿首辞谢,显然丝毫不让地接着说:“当今之世,非独君择臣也,臣亦择君矣。”

这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段君臣对话,臣择君也被后来引用。

这一次出使之后,马援认定刘秀比为将来统一天下之人,后者也对前者的桀骜留下深刻印象。

只是,马援死后被清算也在此留下了伏笔。此是后话。

经过马援的说服,隗嚣也加入了刘秀集团。

5、

马援归顺刘秀时,天下几乎底定。尽管一身本领,马援在从龙之臣面前始终是个外人,后来追封的“云台二十八将”也没有他的一席,尽管这和他死后凄凉有关。

刘秀始终是欣赏马援的,对他的将才深信不疑,可以说是极为看重。

有记载,刘秀和马援经常一起讨论兵法,两人一起极为相投。马援虽然此前并未领兵,但是他熟悉边境事务,且对于军事极有看法。由此,刘秀开始越来越对马援刮目相看,将其视之为重要的臣子,甚至在治国安邦的决策上也多次采纳意见。

真正让马援施展抱负还是源于外部隐患。游牧民族和内部边境的叛乱势力一直蠢蠢欲动,甚至直接明目张胆的侵扰。刘秀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马援。

建武九年(33年),马援被任命为太中大夫,建武十一年(35年),刘秀任命马援为陇西太守,在临洮击败先零羌,斩首数百人,守塞羌人八千多,望风归降。

建武十三年(37年),武都参狼羌与塞外各部联合,发动叛乱。马援率四千人前去征剿,从此,陇右安定。

建武十七年(41年),马援被征入朝任虎贲中郎将。交阯举兵造反,九真、台南、合浦等地纷纷响应。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南击交趾。

交趾姐妹起义(西南菇凉可见一斑)

建武十八年(42年),马援率军到达浪泊,大破反军。

建武十九年(43年)正月,马援斩杀交趾首领,传首洛阳。朝廷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

建武二十年(44年),马援率部凯旋回京。刘秀赐马援兵车,朝见时位次九卿。

建武二十一年(45年),马援率领三千骑兵出高柳,先后巡行雁门、代郡、上谷等地。乌桓哨兵发现汉军到来,部众纷纷散去,马援无所得而还师。

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方武陵郡五溪蛮暴动,马援时年六十二岁,请命南征。

建武二十五年(49年),马援率部到达临乡,蛮兵来攻,马援迎击,大败蛮兵。

6、

《后汉书·马援传》载其言:“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将军在六十二岁的高龄,仍然请命南征,光武帝也曾犹疑,但老将军气势不减,同时朝中熟悉边境事务除他别无二人,也欣然应允。只是没想到这一去一语成谶。

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在平定湖南武陵“五溪蛮夷”的前线,将军悲壮地承兑了其“马革裹尸”的豪言壮语。

7、

故事并没就此结束。

马援以外臣加入刘秀集团,加之纵横家习性和不时展露的傲气,在朝中时时被人孤立,也被小人记恨。

南征交趾时,曾运回一车能够抵御瘴气的薏苡返京,但当时多被世人误认为是运回了一车子的“明珠文犀”。

当此事被当时虎贲中郎将梁松重提时,子虚乌有的“明珠文犀”竟被阴谋构陷成“明珠之谤”,梁松之流最终成功地导演出一桩历史上的冤案“薏苡案”。

震怒之下,刘秀当即下诏收回了马援的新息侯印信。

九泉之下的马援自然无法辩驳,惶恐不安的马援家人也只能将其尸体在城外草草安葬,宾客亦不敢悼念相会。此后马援夫人六次上书,刘秀一次机会也没有给。

8

就个人品行方面,马援刚正清廉,忠诚爱民。武将之外,南征交趾时,马援沿途修建郡县,参照汉律修订法律,治理城廓,凿渠灌溉,推广铁器牛耕,对于促进岭南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皇帝对他的猜疑并未丝毫减少。马援善待士兵,所得战利品均赏赐部下,“吏士皆伏称万岁”,刘秀诚然英主,但也经不住年老身后带来的不安。

如果细究”薏苡案”,仍有许多看起来“莫须有”的罪名,比如走私和军旅商贸,事实是马援素以廉洁著称,年轻时可以散财的他何必在敏感时期养患。“凡殖货财产,贵其能施赈也,否则守钱虏耳。

建武25年,马援“马革裹尸还”,被清算,草葬,到建武78年平反,几乎50年,世间变换,就连后世刘姓子孙还在避嫌,连云台二十八将也未能名列(光武帝麾下助其一统天下、重兴汉室江山的二十八员战绩赫赫的大将)。

马革裹尸,慰藉平生。千年之后,孙中山先生曾为蔡锷将军写下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毕竟不枉一身风骨传承。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死后被清算,千年后依旧被国父敬仰---记一位渐渐被遗忘的将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hw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