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七月流火,青春不散场
在一个彝族聚居的小镇上坐落着一所神圣的中学,错落别致,您定位北纬23℃东经67℃便是看到的位置,坐落于人海,在这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小镇上,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年纪不一,穿着朴素无华的衣裳。
小镇周围环绕着青翠欲滴松柏树,街脚的路口方向被孩童、瓜果、小犬占满地方。巷子口人群拥挤。背过身去,是一条大街,街面繁华,大道上干净明亮,别致的街头是蓝天下错落有致的排排站着的房子。
从威宁方向经过,往前看,路过街道,楼上有人,楼房到半空,直入云霄,云下边是直入云霄的青松,在几座大房子的楼层的上空露出来,很是奇特的景观。
继续走向南端,穿过这条大路,将路两旁的商店尽收眼底,然后继续向前,拐过弯弯绕绕、泥泞不平的道路,在雪山饭店面前停留打卡,然后路过学生经常打印的店,再往前是政府部门,如果遇到几个大户人家,不要惊讶,悠然探过马路,这条道路并不长,走起来还是很轻松的,看到挤挤攘攘的几大栋房子林立在马路的两边,那就是雪山中学。
若是心细,眺望远方,你会发现,左面是群山,满山的酸花,如果是春天,显得格外的绯红,前面就是往新街去的地方。在这里每天有无数的小轿车经过。不要觉得要回家了,不到周末这里的寄宿生是只能望望回家的道路的。
所以探头进学校大门,宽阔的公路两旁是挺拔又郁郁葱葱的沙树,沙树上在秋天会结满果子,放慢脚步,我们悠悠的走着,欣赏一下两旁的树木,穿过这条笔直的公路,往前走从树木中间可以看到,漫园的万花林种,有玫瑰、牡丹、芍药等等,如果是春季的话,百花盛开,白的、紫的,红的万物复苏。
亦理、乐乐、小小、孟孟、小立在这里有说有笑的走着,五个女孩稳重的显得不那么活泼,这可能时90后乡村孩子独有的姿态。她们穿梭在站满人群的小街上,左边是学生宿舍楼,右边是商店与教师家属楼与教师宿舍,教师宿舍楼与家属楼之间隔着一条小路,这条小路的两面是绿油油的草坪,但是他们很少走这条小路,因为那边荒无人烟,只有几座年轻的老房子,毛胚房里住着几个青年教师,粗糙墙面,在深青色的装饰下,变得优雅沉静。
临近中考,这样平常的景色在毕业生的眼中变得带着几丝忧伤,平平常常的一天,路上行人稀少,阳光照耀在大地上。这样暴晒在太阳下,使得老旧的地面似乎要裂开了,使得中考的氛围又重了一些。
三(5)班的教室里,毕业的氛围弥漫着整个班级,掩饰不住毕业的喜悦,教室后墙上六个静、净、敬、镜、境、竞字最醒目,即将离开的教室,亦理和她的同学们在靠教室的第三排后桌落座,教室里同学们都有些兴奋,几个毛毛躁躁的小孩讨论着要报考哪所中学,在以往的名单中多出现一个景园中学,听到这所中学,都在高声讨论着,有的说:听说这所中学是新起的,不知道师资力量怎么样?如果考不上xx中,这所高中我还能考虑一下。有的说:不知道能考上哪所中学,心里没底,不知道怎么办?有的说:新起的高中宿舍环境应该不错,如果能考上就好了;有的说:我舍不得离开我们的老师们。叶红是班级里成绩最好的她们不说话,安静的听着这些话,依然在学习。
在众多高中中亦理选择了景园中学,因为几个人在初中时感情最要好,所以在选择填志愿时选择了同一所中学。但对于亦理来说只有对未来的期待和懵懵懂懂的和青春告别,她确定了这所中学,对其他几所学校就不在关注,临近中考,都很紧张,都害怕考不上理想的高中,对前途的渺茫担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即将进入新环境的害怕让她们心情非常复杂。
因为几个人亦离和她的几个同学都选择了这所新起的高中,听说这所中学是封闭式管理,她们讨论着将来的生活,憧憬又期待,但是几个年纪相仿的朋友,小小说“那以后咱们不是要被关在里面,她拄着下巴说“从此难道要一入宫墙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了吗?而且是不是高中生活繁琐,再也不能看小说了呢?”乐乐说“是呀,我可能见不到我的男生陆绎了想想就悲伤听说他报的是三中,但是我有些犹豫要不要报这所中学,我还是希望能考上xx中。”孟孟说:“我倒是没关系,只要我们能在一起,我就开心,至于能不能出来,我不在乎,我们是永远都好姐妹,要永远在一起”小立她似乎心思并不在学习上,但是她十几个姐妹中长的最漂亮的一个,这时的小立,不参加我们都讨论,和小高自顾自的聊天边玩着小高的手机,那时候智能手机在乡镇中学并不普及,所以小高的手机就很稀缺,她常常把小高的手机拿到宿舍玩,或者几天不还给小高,这时,乐乐问小立:小立,你要和我们报一个学校吗?小立说:我可以啊?不过我可能考不上,她又说“但是我害怕以后都不能玩手机了,听说这所学校管的会很严格,要不是你们报我才不报。”孟孟说:希望我们都能考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