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随园诗话》通注(2·53)

《随园诗话》通注(2·53)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4-08-06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二·五三】

     顾东山有女,美而不嫁,好服坏色衣,持念珠,作六时梵语。其母之,曰:“汝故是优婆夷耶?”女微哂而已。行年三十,操修益坚。父母知其志,为筑即是庵处之,因号即是庵主人。许太夫人题其庵云:“上界沦谪,人言萼绿华。十年贞不字,一室语无哗。遣兴惟吟絮,逢春欲避花。结庵殊可羡,萱草兰芽。”

    顾东山,不详。

    坏色衣,音huài sè yī,即指袈裟,僧衣。坏色,意思是非正色。常指僧衣的颜色。袈裟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以不正色染坏之,故名坏色。《翻译名义集·沙门服相》:“律有三种坏色:青、黑、木兰。青谓铜青,黑谓杂泥,木兰即树皮也。”此三种坏色是最合法的袈裟色。坏色衣,《翻译名义集》曰:“梵云袈裟,此云坏色衣,言非五方正色。”唐·刘禹锡《佛衣铭》:“坏色之衣,道不在兹。”元·张昱《慧具庵自泺东回》诗:“慧师新自上京回,坏色袈裟染刼灰。”

    念珠,音niàn zhū,正名应为“数珠”,俗称“佛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原是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之随身法具。也叫做“珠数”、“诵珠”、“咒珠”等。佛珠起源于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通常可分为持珠、佩珠、挂珠三种类型。每串佛珠数目表征不同的含义。佛珠的质料不胜枚举,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在中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佛珠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续高僧传·道绰传》载:“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

    六时,音liù shí,指昼夜六时,即晨朝、日中、日没(以上三时为昼)、初夜、中夜、后夜(以上三时为夜),此六时分别又作平旦、日正中、日入、人定、夜半、鸡鸣。按24小时制,大概时间:初夜 18:00-22:00;晨朝 06:00-10:00;按4小时依次推后。依《西域记》卷二所述,在印度,时间的最小单位称为刹那,一百二十刹那为一呾刹那,六十呾刹那为一腊缚,三十腊缚为一牟呼栗多,五牟呼栗多为一时,六时合为一昼夜。佛教即以此种时间区分来行事,故经论之中多有六时之说。如《舍利弗悔过经》云:“常以平旦、日中、日入、人定、夜半、鸡鸣时,澡漱整衣服,叉手礼拜十方,自在所向当悔过。”《阿弥陀经》云:“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普贤观经》云:“昼夜六时,礼十方佛,行忏悔法。”《大智度论》卷七亦云:“复次菩萨法,昼三时,夜三时,常行三事,一者清旦偏袒右肩,合掌礼十方佛言,我某甲,若今世、若过去世无量劫身口意恶业罪,于十方现在佛前忏悔,愿令灭除不复更作,中暮夜三亦如是。即谓昼夜六时当礼十方佛,并作忏悔回向。

    梵语,音fàn yǔ,梵语是印度语言之一。汉传佛教称此语为梵天所造,因此称其为梵语。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详其文字,梵天所制,原始垂则,四十七言(47个字母)。”但在本条诗话中,梵语并非指印度语言,而是指佛教咒语,而咒语则以梵语诵读,故有此说。梵语,亦可代指念经诵佛。咒语以不翻为原则,这是唐朝玄奘大师为译经者所立的规矩,原因有五:1、咒语是佛的密语,只有佛明了,等觉以下菩萨均不知其义。2、咒语每字每句均有无量义。研究大乘经时,知道显说的经文亦含无量义,法味无穷,久读不厌,何况如来神咒。3、咒中有许多鬼神名号,佛呼唤鬼神令其保佑修行人,故咒中并不完全包括世间语言。4、咒亦为诸佛的密语,如军中口令。诵咒无往不利,一定能得诸佛护念,龙天保佑。5、诵咒蒙诸佛如来不可思议神力加持。有如此许多意义在其中,故玄奘大师以存其音不翻其义为准则。

    哂,音shěn。本义是心情轻松。引申为微笑。再引申义:相互打趣儿。互相揶揄嘲弄一番。如:哂纳(微笑着收下,用于请人收下礼物的客套话)。哂存。不值一哂。

    优婆夷,音yōu pó yí,梵文Upasika,是指在家信佛教的女子,俗称女居士。在家信佛的女子叫优婆夷,又译优婆私柯。意译近善女、善宿女、清信女等,凡受了三皈五戒的女子,都叫做优婆夷。但在中国,一般都称她们为女居士。女居士可以受持“八关斋戒”,以暂时过出家人的生活。还可以受持菩萨戒,比如《梵网经菩萨戒》,那样,除了没出家之外,修持上跟出家人没有太大区别。

    即是庵,音jí shì ān,顾家为其女儿修筑的庵堂。即是,取其“正是”之意。谓其女儿“故是优婆夷”。明·赵震元《为袁枢(袁可立子)复开封太府》:“吹台即是秋水,疏拙兴怀,冬日还歌。”

    许太夫人,疑指《随园诗话·卷二·五二》中的许云清,即许玉晨(?—1772),字云清。徽州人(一说江苏华亭)。王昶继室。

    上界,音shàng jiè,指天上神仙居住的地方。唐·张九龄《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诗:“上界投佛影,中天扬梵音。”《云笈七签》卷十三:“上界宫馆,生于窈冥,皆有五色之气而结成。”

    沦谪,读音lún zhé,指被贬斥,沦落。唐·李商隐《重过圣女祠》诗:“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清·陈维崧《念奴娇·夏日看荷花作》词:“一自污泥沦谪久,怅望瑶池、悬圃。”柳亚子《胡寄尘诗序》:“沦谪天涯,九死靡悔。”

    萼绿华,音è lǜ huá,传说中道教女仙,简称萼绿。南朝·梁·陶弘景《真诰·运象篇第一》:“萼绿华者,自云是南山人,不知是何山也。女子年可二十上下,青衣,颜色绝整。以升平三年十一月十日夜降羊权家,自此往来,一月之中,辄六过来耳。云本姓杨,赠权诗一篇,并致火澣布手巾一方,金玉条脱各一枚,条脱似指环而大,异常精好。神女语权:‘君慎勿泄我,泄我则彼此获罪。’访问此人,云是九嶷山中得道女罗郁也。”唐·李商隐《重过圣女庙》诗:“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云未移时。”《零陵县志》:“秦萼绿华,女仙也,以晋穆帝升平三年,降于羊权家。自谓行道已九百年,授权道术及尸解药,亦隐影化形而去。好事者比之九嶷仙人萼绿华。”

    不字,音bù zì,释义:1、未能生育。《易·屯》:“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字:妊育。2、谓不嫁人。清·钮琇《觚賸续编·妙霓》:“情忘衿襘,道悦苾蒭,坚守不字之贞,妙解无生之谛。”

    吟絮,音yín xù,即咏絮。典故,指女子工于吟咏,有非凡的才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谢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另,《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亦载:东晋谢道韫聪明有才辩,其叔父要求比拟白雪,谢郎谓空中撒盐,而她答以柳絮因风起,深得谢安赏识。

    萱草,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具体品种较多,别名亦多,有金针、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等名。当食用时,多被称为金针、黄花菜。要特别注意的是,黄花菜只是萱草属植物的一种,除黄花菜外的萱草属植物多半不可食用。萱草在中国有几千年栽培历史,古名“谖草”,谖就是忘的意思。《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萱草亦名“忘忧草”,《博物志》:“萱草,食之令人好欢乐,忘忧思,故曰忘忧草。”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孟郊《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萱草还名“宜男草”,《风土记》云:“妊妇佩其草则生男”,故称此名。

    兰芽,音lán yá,兰的嫩芽。比喻子弟挺秀。金·元好问《德华小女五岁能诵余诗数首以此诗为赠》:“好个通家女兄弟,海棠红点紫兰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园诗话》通注(2·5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vifk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