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生不管养者,该打。
今天天晴,我外出溜达了一圈,路过家门口的小超市,腿一弯就拐了进去。
扫视货架时,我听见收银台附近有个声音:“儿子,这个是多少呀?”
我没放在心上,也就没注意听是否有人回答。
然而过了一会儿,这个母亲突然很生气,音量也抬高了不少:“63?你再看看?63?”
孩子的声音很轻,听不太清楚。
“你这个笨蛋,怎么会是63?!”
“真没用!你再看看,是63吗?!”
我走向收银台,见是一位母亲指着计量称,上面显示0.63,那孩子大概还不认识小数点,把0.63错认成了63。
这位母亲骂了十多分钟,一口一句“笨死了”、“没用”。那孩子没哭,却是扭着身子把脸埋进母亲的衣服里,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周围的大人们围在一旁,嘻嘻笑着。
我想做点什么,但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
这样的事我不是第一次目睹,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才上初中的时候,我并不算很懂事,偏偏父母工作忙,没时间顾得上我,一有矛盾两方都没心思好好沟通,只是互相伤害。
有一回,母亲怪我不应该忘了把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我记得自己照做了,于是一直解释,力图从时间到动机证明我没有乱放东西,母亲听得心烦,只觉得我在顶嘴,不尊重她,我却觉得母亲胡乱污蔑,心里有怨,于是争吵就升级了。
其实事实到底是什么并不重要,母亲需要的无非就是我软绵绵的一句“不是我,但我会注意的”,我需要的也不过就是母亲轻飘飘的一句“没事,你知道就好”。
可是那时的我还是小孩脾气,父母虽是成人,却也不时有幼稚的时候。
在我们身边,好像有太多“顺其自然”的事情。
“妈妈,我是哪里来的?”“别问那么多,长大你就懂了。”
“我喜欢上了学校里的一个同学。”“好好学习,工作了再找对象。”
“孩子不听话,怎么说都没用。”“打一顿就是,你这是为孩子好,以后小孩会明白的。”
没有人教我们在面对异性时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没有人教我们怎么处理心中那份甜蜜美好却又灼热难捱的喜欢,没有人教我们学会蹲下身去听稚子的委屈与不甘。
却要求我们突然学会爱与被爱。
真的不是谁都能自学成才。
豆瓣上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里面讲述的真实故事,多是父母常常以爱为名,却又屡屡伤害自己的孩子。
因为血脉相连,因为朝夕相对,来自父母的伤害一旦造成,痛苦就更为刻骨铭心。
哪怕知道父母是无心之举,孩子也依然会记得父母说过的重话,一字一句,皆是泪水。
哪怕知道父母是本意善良,孩子也依然会记得父母做出的行为,一举一动,不忍回忆。
而人们往往要求一个孩子要乖巧、听话、懂事、勤奋,却不常记得父母也应该包容、温柔、负责、明理。
在这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证件,或出于专业性,如律师证、会计证;或出于重要性,如教师证、驾驶证。
我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这种【会对孩子的一生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身份,却几乎不需要任何考核就可以具备资格,怀胎十月就能自动获得为人父母的称号。
很多父母明明做人都不合格,却担起了教养之责;很多父母明明自己也只是个孩子,却在养育另一个孩子。
多少人的问题,根源出自儿时。
多少人的心结,其实在于父母。
即使天方夜谭,我也这么认为着——想成为父母的,先去学习培训,不必学深,但从教育学、心理学,到控制情绪、沟通技巧,都得学点,然后统一考试,持证上岗;上岗后定期检查,温故知新。
考不过的,复读重考。
考过犯事的,写检讨、打手心、罚抄、罚站、不许吃饭。
为人父母,本来就不是件坐享其成的事情。
毕 竟 人 生 在 世 啊 。
不 容 易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