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6日,我为客户交付了一天的“行动学习”线上工作坊,颇多感慨,特此回顾总结。
所谓“行动学习”,是一种组织干预技术,由高层发起,借由组织内部“非正式组织”整合资源,构建团队,直面组织内部实际挑战,选定问题点,发起质疑和反思,创意思维,鼓励试错,从而解决问题、提炼方法;历练团队;提升组织效能。
本项目的策划、设计都是春节前完成,拜“新冠”疫情所赐,像千百万的中小学生一样,项目组打算“停课不停学,线下改线上”。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顾虑,主要是担心效果损失太大,无法实现项目目的。评估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了解公司态度,了解学员状态。经过前期的多次沟通,项目组最终判断,线上交付可行,可以实现预期目标,于是开启了本次探索之旅。这里要特别感谢项目组承担的大量工作,包括调研、与甲方沟通、甄选线上平台、采购线上课程资源等等,也要特别感谢甲方最终选择信任项目组,信任交付老师,愿意尝试线上工作坊。
一天的工作坊,上午2.5小时,下午2.5小时。整体执行下来,还是很紧张的,完成了预期任务。亮点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前期准备充分。包括学员调研、系统测试、对学员的系统操作培训等等。
2、开课当天,班主任与每位学员一一确认状态,和IT人员实时解决技术问题。
3、系统的分组讨论、分组共享等功能,还是非常强大,确保了工作坊中最重要的研讨环节,得以顺利进行。
4、工作坊的交付中,仍然按照教学规律,设计并有效执行了:开场的预热、过去经验的反思和小结、讲授、竞答、团队分享、全班分享、讲师与学员随机互动示范、学员两两演练、讲师点评和反馈等等教学环节,收到了预期的成效。
5、课程总结时,有不少学员主动反馈了学习收获,主动添加了导师微信,私信分享了精彩的学习收获和心得。
在分析改善机会之前,先谈谈我的感受哈。
线下的工作坊,是“超高频”互动的,即即使没说话,仍然可以观察到学员的反应,从而可以调整姿势完成下一个互动动作;线上只能观察到发言学员的小窗视频,其他学员的状况无法观察。这里特别感慨,为众多线上老师折服,他们竟然可以在没有任何反馈的情况下,独自讲很久?我开始“独白”的时候,是有紧张的,但是再次折服人类的适应能力,我很快就适应了“自说自话”的状态。从线下转换到线上,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降低“投放精度”,因为情景变了!当然,这里的转换不是指这次工作坊,而是一般意义上的转换。这种降低,是必须的,因为没有了具体的投放对象,只有模糊的估计的人群定位,同时又“总是幻想所有人都能听”,因此需要降低投放精度。完全没有精度,显然不可以,那样就真成了自说自话了,因此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放眼望去,做的最好的应该是得到APP和樊登读书会APP这两个应用了。他们上的音频几乎是讲给所有人的,而且需要付费收听。他们降低投放精度,并非没有精度。得到的每门课程都有产品经理,负责坐在讲师对面,以小白的状态听课,随时叫停课程,持续打磨直到小白可以听懂。樊登每次讲书,也是尽量面对会员。罗振宇和樊登,这两位创始人不愧是央视出身,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电视人,比广播人一定更懂如何吸引受众,这种能力更远胜于普通的线上讲师。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跨界打劫。媒体人打劫了培训人。真正意义上的培训师,更擅长 的是“贴身肉搏”,即近距离面对学员,解决学员的个性化问题,完成对学员的个性化指导。而这份工作,在相当长的时间,是无法被线上课程替代的。因为,一方面是高频互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任何具体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大量的隐性知识,而这个部分是无法被线上的显性知识替代的,就像恒星无法取代黑洞一样。回到复盘这次工作坊,改善机会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1、系统是否可以授权讲师,随时进入各个小组,以便及时获取学员反馈,调整课程。
2、项目组可否调动学员上级、人力资源部、甚至公司资源,进一步激发学员动力,比如对学员上级进行培训,指导其支持和参与到学员的行动学习中。大量的学员无法被观察,只能依赖其自觉性,因此动力激发就变得更加重要。
3、从课程设计上,加大动力唤醒和激发的设计。
4、课程以及项目推进过程中,加大互动环节的数量和要求,确保每个学员的参与可以被测量。这个动作,可以根据学员们阶段性作业提交情况来酌情进行,避免墨菲效应。
5、五个小组,可否施行“轮值项目经理制”。因为,目前各个小组基本都保留了原有的班级委员的设置,好处是提供了信任基础,坏处是固化了团队思维,同时可能制约了团队潜能的释放。
任何阅历都是一种财富。
祈祷大家快乐平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