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看《我的前半生》、《喜宝》、《阿修罗》,感叹我竟今日才读亦舒,如早读亦舒,何以读那么多琼瑶席娟,或是安妮宝贝?又或是读那些时年纪太轻,未曾读懂?
琼瑶给我们洗脑,让我们相信爱情,为了爱情,男女都可以变成傻子,且应骄傲无需羞耻。彼时我经常痛惜扼腕:为何某甲那么爱某乙,而某乙却把身体和心乃至灵魂,生生给了别人?!又常想着是否也总会有人傻傻得爱我?
亦舒却劝我们看淡一些,爱情不能长久,世上没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好得不求回报。她认为爱一个男人却偏要嫁他,是一种损失,“好好的男人,做丈夫岂不可惜?”她笔下的女人不见得经济独立,但精神却是独立的。比如子君(此子君当然非国产连续剧里彼子君),电视剧我只看了四集,猜都能猜到各公号里又有人要高抗“女权主义”的大旗,振臂狂呼“男人不可靠,女子要工作、要经济独立”了。然而小说里子君并不是一个价值观狭隘、无脑的家庭主妇,她甚至被丈夫埋怨“你并不在意我”,好闺蜜唐晶很快嫁于人妇,柔弱如子君,被豢养愚钝了的子君,无论经济还是精神,靠的都是自己。
独立的人有个共同特征——甘于寂寞。你看珉珉、喜宝和子君,她们在情感上,并不依赖父母朋友,她们有独立的人格和思维方式,她们对身边追求的人甚至是情侣和丈夫,都保持一定距离,永远像是个局外人在冷眼旁观,因此相对理智。亦舒写她们,用的最多的字是“寂寥”,她们没有闺蜜智囊团,没有可以凡事信赖依靠的男人,她们靠自己,所以她们尤为坚强与独立。
其实只要你愿意,经济独立总归会有,然而精神独立却因鲜有而越发珍贵。见过很多经济富足的女人,感情上屡屡被骗且不知悔改,便是精神不够独立的良好佐证吧?然而经济独立与精神独立如同哲学上讲的“物质基础与上层建筑”,互为彼此相辅相成。“没受过苦的女人,自然天真而明媚;而受过生活折磨的女人眼里嘴边总归会有那么些苦涩”。然而师太并不主张女人削尖了脑袋参与雄性竞争且要一决雌雄、还拼个你死我活,“十五至二十五岁,争取读书及旅游机会;二十五至三十五,努力工作,继续进修,组织家庭,开始储蓄;三十五岁以后,将工作变为事业,加倍争取学习,一定要拥有若干资产防身。"——至理名言。
精神独立不是一句空口号,现在流行的心理学上的说法“安全感要从自身获取,而不要依赖外界”,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独立。用追本溯源的方法,据说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你的原生家庭怎样,决定了你是否有足够的安全感和独立的精神乃至人格。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这反倒给了她们抱怨的理由,你看,我这么依赖男人,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不好、我缺少爱啊!抱怨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更现实的做法是,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正视问题,找到解决方式。如此而已。非得哪一天,你能跟自己和解了,不需要跟朋友吐槽了,不再苛求伴侣的陪伴和理解了,你才是真正独立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