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发现当人对事情产生抱怨情绪时,人的心态就会失衡。失衡的表现就是对别人生气,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让自己生气。
比如开车时,前面两个骑电动车的人,并排着开车,占去了主干道的五分之一。造成后面开车司机感觉路面窄了,不好开车,我有一次碰到这种情况。我当然生气了,无名火立刻就冒起来了,然后我猛按喇叭,迫使前面两辆并排的电动车分开骑。这时我才加速超过她们。但过几天我又遇到了这种情况,我心态平和了许多,我不生气,也不再按喇叭了,而是从旁边慢慢超车过去。这样的选择,让我心里舒服了很多。要是选择生气和按喇叭,不好的心情就会随着车子走一段路才会慢慢好起来。路上电动车并排开。一边开一边聊天,我觉得这是一种危险的交通行为,这是别人的无知与犯错,我为什么要生气呢?!我生气不就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吗?!所以面对别人的错误,我们不要“轻举妄动”生气。因为生气不会解决问题,只会产生更多的问题。
再说一件事,昨天早上去朝阳接阿妈回来。回家路上,顺道去附近的市场买菜。现在疫情防控时期,每个进入市场的人都要扫地点码,阿妈以前去南门市场买菜时,那里的工作人员都会体恤老人不懂使用健康码,而会让老人通过登记电话号码就放行。阿妈也习惯了这样的方式。所以当她进入菜市场前跟门口的工作人员说她没有电话,能不能登记电话号码?那个工作人员说这里只扫码,不登记。然后阿妈就跟他理论,那个年轻人也是犟脾气,阿妈声音高,他也高。重点是他说让阿妈去那个南门市场买,不用在这里买了。就是这句话让阿妈非常生气,我感觉她生气起来跟那个工作人员理论,声线越来越高,好像都要流眼泪了。我在边上制止她,她也不听,还是一味地跟那个人理论。我找扫我的健康码给边上的工作人员看。然后我便让阿妈把电话给我。我帮她弄。就是这句话。让跟她吵架的那个工作人员听到了,那个工作人员抓住了这个把柄,继续跟阿妈吵架理论。但最后没有弄成功。微信实名和电话号码是我哥名下的,所以不对她的微信和电话号码。经过尝试后,没能扫码出来,庆幸的是边上还有其他工作人员,他们比较通情达理些,说让阿妈就近买点蔬菜就行了。我让阿妈赶快去买菜。然后我在边上和那个工作人员寒暄了一下。寒暄中也让那个工作人员不要介意,老人家就是这样,没有办法。互相理解下就好。
等阿妈买菜好后,我才跟她说理一翻。对于那种不懂做工作的工作人员,说不通就不用和他说了,你可以选别人来说。你是要解决问题,不是制造出别的问题来。事后我一想有点害怕,要是当时那个人激动起来,倒推我妈一把,那吃亏的岂不是老人家吗?虽然占理了,但是受伤了吃亏的最终还是自己。看来生气让人失去理智。有事好好说。解决问题难,制造问题容易。还是尽力解决问题为重为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