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母亲突然打电话来,很认真的说,我把你摆在床下的书都搬出来放在客厅的书架上了。我一时没反应过来,母亲解释说她刚刚看到一篇文章,里面说书不能放在床底,学问会比较容易被压。
我哭笑不得的接受了,并没有过多的反驳。
挂断电话后我翻看了一下跟母亲的聊天记录,基本都是母亲推送给我的公众号文章,标题大多是惊悚的,而我的回复多是简短的。
好的。我知道了。我会看的。
大概能理解母亲的心境,在这个网络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的向她涌来,她毫无招架之力,像新生儿一样失去了判断。起初听她讲这些,我会有些不耐,好气又好笑。毕业后几经波折在江湖浮浮沉沉,终于看懂母亲的举措。
突然想起,年幼时曾被邻居的大姐姐哄骗,把自己最喜欢的文具送出,母亲得知消息时,大概是满带着笑意的温柔吧。
我能想到的所有美好的情话,大抵都适用于母亲。
我并不是家里的独生女,爷爷奶奶甚至有些重男轻女,所以我童年的记忆,除了有来自母亲姥姥和姨妈们的宠爱外,还有一部分不美好的记忆,大概就是爷爷奶奶给予的,我已经逐渐淡忘了这部分,是因为母亲给的温暖和保护足够多,足够我有勇气面对这个不公平的世界,而且能生出一颗友善心来。
幼时,因为家里的缘故,我大多数时间是流浪在外的,辗转于外婆姨妈和舅妈家。寄宿本身并没有好坏,但时间久了,它会沉淀成为你性格的一部分,内向敏感。是以,你总能在第一时间感知到每个人的情感变化。而母亲是没有什么嫌隙的,不管我离家多久,她总是备着零食,准备了新衣,晒好一床暖烘烘的被子,迎接我流浪已久的身体。
后来,家里添了弟弟,日常忙碌便更能理直气壮的忽略我了。一开始,母亲是没有感知到这种变化的,所以在大人们玩笑要把我送人时她会笑着颔首,次数多了,便觉得是真的了。
有时候,人越恐惧就越逞强。
我握着拳头挺直脊背在人群的喧闹中说无所谓时留下的那滴泪水,大概触动了母亲脑中那根公平的弦,自此,邻里间就在也没有类似的玩笑。
首次为人母,或许她也是需要不断成长的。
印象中那时是盛夏,家门口有一棵枝叶繁茂的大树,蝉鸣与鸟声,还有母亲膝盖短暂的温暖,是我对那个夏天唯一的记忆。而我与母亲第一次心生嫌隙,是在她无声无息的讨好中终结。
小弟3岁时,母亲便带着他随父亲搬去了城里,我一个人被搁置在了家里。那时我刚念初中,寄宿在学校。爷爷奶奶是断然不会搬来的,母亲央求邻里与我同龄的玩伴来陪我,但很快,玩伴也以想回家住为由拒绝了。只有我一人,周复一周,熬过了两载春秋。再后来,母亲不忍我一个人,便让我转学去了城里。 依旧是寄宿学校,只是周末回家后不再冷清。
那时候的母亲,年轻也恬静,她能骑车载着我和弟弟到城市的另一边去图书馆看书,去公园里划船看风景,也能安静的在家绣十字绣。印象中那时候特别流行十字绣,母亲就买来一幅练手,后来挑战了一幅长达一米的水墨山水画,用了一年的时间完成,送去裱好了之后挂在了新家的客厅。
跟母亲有关的回忆,似乎都是带着滤镜的,平淡温暖,像泛黄的老照片,磨去了所有的棱角和不愉快,只剩沁入心脾的暖意,咕嘟咕嘟的冒着气。
她也曾是小姑娘,曾被人用心呵护,会怕黑,怕孤单,怕未来太远,看不到光亮。然而一路跌跌撞撞走来,她放弃了五彩斑斓的人生,曾经的小姑娘遇见良人,摩擦不断但终归没有太大的分歧。还有了一个磨人的小公主,调皮还不讨喜,于是她便愈发强大,成了遮风挡雨的保护伞。
但愿时光温柔,伴她余生无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