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天盖地的广告,不同类型的红包,时不时收到的组队或砍价,这个618真累。
还记得去年双十二,定了闹钟半夜起来下单,比不过网速,比不过手速,更比不过运气,最后很多购物车里的商品都没买上,郁闷极了。当时就暗自告诉自己,以后就不凑热闹了,这种活动不适合我。
然后今年的618,本以为自己可以完全不参与,没想到在同事朋友的强烈安利之下还是加入了这场盛大的活动。
我从来没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在几块钱的事情上非常较劲的人,但后来发现,在每天一个几块钱的红包面前,真的是褥羊毛的本质原形毕露。当有一个几块钱的红包的时候,便想着想买一些便宜且包邮的物品,口袋本啊,彩色纸啊,零钱袋啊等等,每天买了以后都有一种仿佛得了大便宜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大概是因为某种心理学原理吧。有时候感到恐惧,会不会我到了中年的时候,也会在买菜的摊头前和人讨价还价。这也是过日子的方式,只是我不太喜欢。
从来不参与组队活动、甚至别人组队发群里直接无视的的我,这一次在被安利以后为了一个红包组队了。一开始的时候感觉很简单,但是越到后面越发现,你明明已经看到终点就在眼前,但是你就是始终达不到,一次又一次地去麻烦别人帮忙。尽管在最后的过程中心理上感到极度不悦,但是还是舍不得之前的努力,直到最后达成的时候才感觉如释重负。这种如释重负不知道源于什么,也许是验证了努力就有回报这句话,又也许是终于结束了一种焦虑的感受。大概是朋友不够多才会有这样复杂的情绪,大概是不太喜欢麻烦别人才会觉得这种感觉不太好。
一个朋友和我说,已经2晚没有睡好了,因为家中要添新成员了,要买很多很多东西,想着趁着这次活动全部搞定。本以为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没想到眼花缭乱的券要调动很多脑细胞去算,去凑单。不但如此,每个平台的算法还不一样,就像是连着两个晚上参加了数学考试。
我和她说了我的经历,顿时有种各自同情对方的感受。说来也很是奇怪,明明都是自己选择做一件事情,最后却都觉得自己累得很委屈。
当很多机会和可能摆在面前的时候,人们的欲望会发出这样的信号,要让收益最大化。但事实告诉我们,最大化是有条件约束的,来自于外部和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