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一同学习水彩的学霸,聊天时知道她是在2018年6月份才开始接触水彩,仅仅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成长为一名出色的绘画大牛,我关注了她的微博,从中学习到了一些快速成长的经验,用4个字来说明就是:持续练习。
大牛每天至少更新一条微博,而这一条微博往往是她当日的绘画作品,有半幅的小图也有大幅的完整作品,几乎一年半的时间未曾间断。翻看她2018年6月的第一幅作品,真的就是小白的水平,和我现在相差无几,而她正是凭借每天一幅用心完成的作品,才成长为现在的大牛,难怪她在水彩群中说“无它,唯手熟尔”,这真不是骗人的。
翻看微博还可以发现另外一个快速成长的捷径—多上已是绘画大牛的课。纵观一年半的学习经历,她前后一共跟了近10位老师的网课,其中一位还是线上线下同步跟随,其中几位是持续追课的,有些老师着重画线稿,有些老师着重教造型,有些是配色,有些是意境,有的倾向于务实,不同老师有不同的侧重点,大量的全方位的多角度的输入,使她在短时间内对水彩有了清晰透彻的理解,不局限一位老师的授课,不仅使她的技法更全面,也可以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解偏差,不同老师的课程之间可以达到融合,相互纠错。再加上她自己的勤学苦练,最终在短时间内得以野蛮成长。
简书中也关注了另一位水彩达人,他也是从小白起步,但现在已经出书。与前一位不同的是,他从未上过专业绘画课,全是自学,自己摸索。
两人学画时间差不多,但是第二位在开始学习没多久就拥有了大批的粉丝。第一位画风潇洒飘逸,后者更为严谨写实,各有风采、不相上下。但是第一位却没有出书,也没有什么粉丝,第二位却在短时间内出书变现。他们的差别在哪儿呢?
我分析是这样的原因:前者虽大量输入输出,但并未总结出经验,以飨读者,虽然微博中她不断的记录自己一些绘画感受和总结,但对象是她本人,所写所述是给自己看的。而后者每天在网络上直播自己的学习过程,并把绘画中的技法感受难点误区,事无巨细的每日分享。他的记录对象更多是对所有读者而言,内容浅显基础详细,可以让阅读者受益,所以被出版社看中,快速出书也不足为奇。
善于发现差异,善于分析差异,从以上分析中我得到两个启示:
一,持续有效练习。水彩中的线稿、构图、造型、配色、调色、水分配比,都靠练习来掌握技巧,只看不练没有用,技巧是在反复多次训练中理解并掌握的。
二,将学习过程公开化。绘画不只是一种爱好,完全可以当做一种技能来学习,在现在有一门可以拿得出手的技能很重要,它的价值在于可以给别人带去帮助,而将爱好与技能合二为一、将技能与变现合二为一是一个好方法。如果能为他人创造价值,对他人产生帮助,那变现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