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时期。作为一部国学经典,《论语》对后世有着深远地影响。
以前人们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很多人肯定都奇怪过,为什么一部仅仅只有一万多字的《论语》,就能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可只要读过《论语》的人都知道,它其中涉及内容之广,是人们无法想象到的。不管是政治、教育、文学、哲学,还是为人处世等各方面,都均有涉及。
似乎人们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能从《论语》中找到答案。
现在市面上对《论语》进行解读的书籍五花八门,我们也难以分辨哪些内容更可信、哪些内容更真实。但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版本出现,大概也是因为没有哪位学者敢肯定自己的解读就一定是最正确、最经典的吧!
读书从来都是“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领悟和解读也都会有所差别。所以,作为我们读者来说,尽管选择自己看起来最容易理解、也最有趣的那些解读本来看就好了。我选择的是许枫老师的新书《人间事:〈论语〉枫解》(以下简称《人间事》)。
为什么会选择这本书,而不是其他的,主要有两点原因。
首先,许枫老师拥有丰富的学识,用著名咨询家蒋白俊的话来说就是:“精熟先秦诸子诸史,于上古莫不探其精妙,尤通达儒学,四书五经,两千年传疏注解,浩如烟海,莫不细读乃至再三。”
这本《人间事》是许枫老师历时十年才得以完成,书中少见晦涩难懂之词,可见也是费了很大一番功夫的。
其次,许枫老师在书中的解读有着独到的见解,不但跟以往其他人的版本有着很大的区别,还能联系到我们如今的现实生活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在谈到知识时,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还记得以前上学时老师给我们解读的是:“学习后经常复习,不也是很快乐的事吗?有朋友远道而来,不也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他人不了解我但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但试想一下,夫子会在给学生讲学习的时候,又突然话锋一转进而去谈起朋友?谈起那些做人的道理吗?
应该不会,按照许枫老师的解读,这里的“朋”指的并不是朋友,而是指同门,一起求道学习的人;而“乐”也不仅仅是指快乐,更有大喜悦、大欢乐、虽历百世,余韵悠长之意味。
全篇其实都没有讲朋友,也没有讲为人处世的道理,而是以知识贯穿全文。
夫子在讲“读书三重楼”,他告诉学生们:“作为读书人,有三件事才是你们最应该做的,那就是学习、践行、传播知识。”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反复的践行,才能将知识真正掌握,从而理解其中的精髓。
就像我们现在学习一样,如果学了一堆理论知识,却不能将它用于现实生活,不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那无疑也是纸上谈兵罢了。
在谈到政治方面,作为一个统治者,该如何管理国家时,夫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处在一定的位置,所有的星辰都会围绕着它转。如果统治者能够实行德治,群臣百姓也会像星辰一样围绕着他。
这样理解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但许枫老师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什么是道德?什么样的行为准则才是标准?”反正标准还是在他们手里。
但这里应该有些不同的理解。北极星自古以来就有为人们指明方向之意,夫子在这里用“北辰”比喻“为政以德”,即“德”有指明方向之意,“德”之本意又是指顺应自然、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
所以许枫老师在书中解读说:“治理国家必须按照客观情况顺应规律来办,这个基本方针就如同北辰一般,牢牢定在那里,其他一切事物就会像天上的众星一样,有序地运转。”
那么,对于现代人来说,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如何做呢?
许枫老师也根据夫子的解答,联系实际生活,给了我们具体的方法,那就是:“确立一套‘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整的涵盖政治、经济、人文、宗承诸方面的治理体系。”
如果能够一直按照这样的方式去进行治理的话,那一定会出现一种现象: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所有人都会生活得很幸福。
虽然《论语》的字数很少,但它其中所蕴含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
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今天的中国人读书,应负两大责任。一是自己读《论语》,一是劝人读《论语》。”
作为我们普通人来说,想要学好《论语》,想要从《论语》中学会更多做人做事的方法,一定要找一本好的解读书,而许枫老师的这本《人间事》就很合适。
无论是夫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还是学生子夏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又或者是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许枫老师都在书里写下了他独特的见解。
如果非要选一本国学经典来读的话,那就先从《论语》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