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眼高考过去已是十年,知乎有个问题,高考前一晚是怎样的体验,这个已经不记得了,可以想起的是,高考过后,在老家绿影斑驳的葡萄藤下,爷爷问起高考的作文题,题目也不记得了,可以想起的是,老人对儿孙的殷殷厚望。如今斯人已去,回想起来,心中徒留几分遗憾。
他们那一代,对于考试,对于知识,总是带有敬畏之心,事实也是如此,在阶层越来越固化的今天,高考仍是为平民子弟开启的比较公平的上升通道。那时候并不懂得这些,只觉得自己被应试教育扼杀了天赋,在小城里长大的孩子,虽是少年心气,终究眼界不高,在我为自己画好的蓝图中,能上个二本,有台电脑就不错了。那次高考,我还是只考了一个专科,尽管最后也去读了研,现在每天用电脑用到吐,但是高考还是变成了一道一直过不去的坎。
事隔很多年,还会做考数学时一道题都不会的噩梦。
爷爷一生慈爱仁厚,虽有厚望,但不强求,他看着我的通知书,乐呵呵念着大学的地址,说,反正以后可以升本嘛。可他到底也没能等到这一天。
那场失败的高考,把我带到了离家60公里之外的城市,在此之前,我跟千千万万的同龄人看着同样的书本,穿着同样的校服,甚至也只有同样一个考上大学的梦想,而后,进入了大学,才让我成为自己。我远离了父母,笨拙地在人际里周旋,发展爱好,自由生长。
大学带给我们的,不是高超的技能,也未必是丰富的学识,但是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是我们与社会之间一个缓冲带,一个为期三四年的间隔年,而这个间隔年,决定了我们以后的思维方式,处事态度,成长速度。
后来,我还考了研,读研之后,更能感受到象牙塔的自由和可贵,虽然同学之间常常开玩笑,知识改变命运,让我们成为剩男剩女,可我们都明白,不读书就早早结婚生子,绝非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反智主义盛行的当下,我依然对提升学历这事带着深深的执念,也十分不理解自媒体鼓励退学的居心何在,人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经验是最容易获得的,没有倒果为因这一说,如果读书无用,为何大家还在为教育资源的分配挤破了头,如果没有那一纸文凭,你靠什么作为踏入社会的敲门砖,靠脸吗?
我也曾恨透了高考,以及大大小小的一切考试,它们让我有梦难圆, 我像孙悟空一样,被数学这座五指山死死地钉在了差等生的位置上,可是成人之后,我开始享受每一场考试带来的好处,在毫无人脉背景的情况下,考试为我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入场券,我靠着考试找到了人生第一份工作,也靠着考试填补了高考失利的不甘心,当人生开始倦怠,我用考试来对抗平凡生活的小确丧。
高考当然不是人生成功的唯一通道,后续还有很多修正自我的机会,除了纸和笔的考试,人生这个无形考场,还为你准备了更多的考试,假若考而不死,你放胆活下去吧,这明明告诉你,你历经千帆,考而不死,你已然是个优等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