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夫这几天在看柯小哥与苟苟下棋。
今天下棋进程中,柯小哥出去躲在屏风后面哭了十廿分钟。柯小哥哭的是他自个儿的棋艺,或者人生态度。
木夫也看哭了,大半是哭僚倒的自己,也顺便哭一下芸芸众生。
苟苟与樊麾下的时候,木夫曾在某社区发文,说这是个大事件,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重视,无奈人微言轻。不知而今大家如何个说法,木夫就不去关注了。(其中有个事特逗,一个棋渣引出两个人渣。其一为四少之一,与明末四公子之一贾兰一个德行。另外一个当然非马雨村莫属了)
这里值得提一下木夫的一句戏言:科学是迷信。
为什么呢?
科学是建立在一些不能证明而众人迷信的公理之上而推导出来的一些学问。
而公理象不象围棋里的定式啊?
而我们人对生的态度是不是也拘于这样的定式呢?(尤其是孔方兄挂帅以后……)
oooooo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8917/0ee6e4c3f9290399.jpg)
咱二哥哥写了好多《兰亭序》的帖子,木夫就不去搜集了,随便捞张来先聊上吧。
《兰亭序》是字帖,大家欣赏的是字。一如这几天大家看的是围棋,象木夫我这爱好者虽然看不出门道,也看看热闹。
一叶知秋,有人能从围棋里看出点别的什么来。
而木夫知道,二哥哥的字画都是《红楼梦》的配套产品(请大家仔细阅读《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兰亭序》当然也不例外。
可以推断,二哥哥在不同版本的《兰亭序》中透出了更多不同的信息。
关于这一点,木夫毫不怀疑。木夫曾为大家粗略地解读了咱二哥哥的《个山小像》,《石鼓文吾水篇》,《送李愿归盘谷序》,《桃花源记》等。
我们来看《兰亭序》,岁在癸丑的"丑"。
这个"丑"字的起手笔不是连续的,有鬼。请大家把头向右侧一下,看出来没?这个"丑"不是"丑",是"中"。
大家知道,咱二哥哥有那么一段时间用的是天干纪年法,即有天(干)无地(支)。
岁在癸丑,为,岁在癸中。
大咖们当然有大咖们的说法,比如,说咱二哥哥的字练得炉火纯青,等等。
木夫就奇了怪了,咱二哥哥的字很差吗,还要练?要不为了卖字谋生?
二哥哥多次说了,他的一幅字画当时等价于三担水。一个苦工去挑三担水,最多只能换回一个馒头,是不是白馒头还很难讲。
木夫在这里写篇文字,想换回一个馒头恐怕也难。二哥哥,你不错的了,哈。
大家知道,皇帝登基后,第二年才来个什么元年。
我们这里讲的"登基"稍微有点怪,却是"故世",或者"已故"。年号我们暂时就叫"永和"吧。
咱二哥哥是甲(申)年被上吊的,即被"已故",那么乙(酉)年为永和元年。
大家弯弯手指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中。
oooooo
此帖信息量巨大,木夫不可能一一讲全,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吧。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上面这句话来自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的原文,但咱二哥哥的字帖中并未录入。二哥哥的意思就是叫咱去看原文,这句话嫁接成李自成的口吻,是不是微妙微肖啊?
我们回到本贴,原文如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原文中未录入的文字,才是咱二哥哥真正的感慨。而录入的文字,却另有他用。
别的感慨本文就略过了,咱二哥哥断定: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木夫难道是感怀斯文的第一个?咱二哥哥是不是等得有点久?!
oooooo
原文"此地有崇山峻嶺",二哥哥写为"此地乃峻领崇山"。这个"迺"字在二哥哥的字画中频频出现,算得上招牌字了。
什么招牌呢?
此地无银三百两。
"有"字被故意写成"乃",说明此地有机关。"崇山"与"峻岭"被倒过来,"嶺"缺"山"为"领"。意即:
此帝(音地)乃崇(祯)。
"崇"后面来个(),()里面又胡乱写个"祯"字,木夫这是不是太牵强了?!
接下来给大家聊聊我们二哥哥关于"崇"字的招牌写法:
崈。
1,崇,本为上山下宗。他的头不见了,被上吊了,被已故了。
2,崈,上宗下山。事实上他并没有"已故",只是换了个位置。他从头上下来躲到地下去了,即从皇宫出来藏民间去了。(山藏地下,谦卦)
3,他这个山,藏在宗亲朱由桵的身份之下。(请参阅木夫之《个山小像》中的婆娑局)
(他这个山,哈,"个山"原来就这么来的,哈哈。)
4,宗山,为泰山的别称。大家都知道有"泰山封禅"那么个事,为什么要封禅?以示吉祥。
祯,本意为,以示吉祥。
故,崈,即崇祯。(这下子我们连括号也不需要用了,哈。)
oooooo
帖中的"带"字写得特别大,其它版本大致亦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8917/5a542d434031de5c.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8917/408020f617a6e00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5398917/0ebc9149b00b6292.jpg)
比如图兰亭序3的"会于会山阴……",漏"稽"。啥意思呢?无稽,无稽岩上刻着《石头记》。大致就这么个意思,我们回到"带"字上,这个"带"特别大,也就是说这个"带"很特殊。特殊的带,大家想到了吧,明朝围在官员腰间的玉带,亦即玉带林中挂的玉带。
映带左右,列坐其次。
这是不是接受百官朝圣的景象啊?
oooooo
接着给大家讲讲天朗气清。
朗,明也。——东汉·许慎《说文》
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去视察过的青云谱,原来叫青云圃。道观的第一代道长有仨:朱道朗,朱道明,马道常(此人木夫初步判断为马士英,未求证)。
有种说法是朱道朗,朱道明是同一个人,也许吧。如果是一个人,这个人便是朱由检。如果是两个人,朱道明为朱由绥,即牛石慧,后改称饭牛老人。
而朱道朗却是朱由检,即八大山人。亦即在悼红轩(即青云圃)披阅十载的曹雪芹,亦即本字贴里的崈,即崇祯。
天朗气清,即,天明气清。
本来天下是明的,但气数却逐渐转到清了。
咱二哥哥曾借用石鼓文感叹:
天及如周(清)不予(明)及!(参见木夫文字《石鼓文吾水篇》)
oooooo
这里再讲一下被二哥哥篡改的几个字。
其一,惠风和畅,改为,惠风何畅。
还和呢?和个倒了啊。
年号还永和呢?何和之有。
其二,信可乐也,改为,洵可乐也。
洵与信意同,诚然的意思。
而洵有另外一个意思,哭泣。
你说说看,能乐得起来吗?.!
oooooo
贴中后面的一些文字涉及《红楼梦》的女1号,读过木夫文字的朋友都知道,木夫不大愿意讲她,主要是舍不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先去读读木夫的文字《凤求凰》。
不讲又过意不去,似乎太吊大家的胃口。咋办?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大家注意一下"觞"字的写法,其实二哥哥是借用了原文"彭殇"之"殇"。
一殇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句话不能说是《红楼梦》的中心思想,至少是作者写《红楼梦》的出发点吧。
殇指的是《芙蓉诔》,咏指的是《神仙姐姐赋》。
已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
"已",原文没有。"叙"改为"序"。
断句为:
已故列序,时人录其所述。
"已故"便是崈,"序"便是本字帖。
"其"便是"已故",即"崈",即崇祯,即八大山人,即曹雪芹。
"所述"便是《红楼梦》。
而这里的"录"特指书评。
而"时人"却特指《红楼梦》的书评者,脂砚斋。
脂砚,月旨石见(xian)。
石,《石头记》。月,大家都知道,在《红楼梦》里代表明。
这便是脂砚二字的第一层意思。
另,幽情指的是芹与脂的爱情故事。
在这对恋人心目中,芹(石)为日,脂为月。
这便是月旨石见的第二层意思。
告诉大家吧,《《《脂砚斋便是《红楼梦》里的女1号》》》。
女1号的才情机智用林妹妹写,
女1号的高贵典雅用宝姑娘写,
女1号的弹铗侠气用岫烟女写,
女1号的幽情缠绵用情可卿写,
女1号的既证灵悟用警幻仙子写。
后来,脂砚斋看了咱二哥哥热情洋溢写出的《神仙姐姐赋》后,居然给了个差评,哈。
值得一笑,
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