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盼盼
敏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异了。妈妈再婚,带着她一起。后来又添了一个弟弟,外公外婆古稀之年得外孙,自是看得十分宝贝。
敏除了学习,更多的是做家务,还要带弟弟。 尽管如此,敏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那一年,敏高考,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傍晚,敏一手抱着弟弟,一手拿着英语书背着单词。三岁的弟弟特别好动,在姐姐身上坐不住,下来扶着敏的膝盖准备向前行走。敏一边拉着弟弟,一边准备收拾书本起身回屋。好动的弟弟用力一挣,往外冲去。力度太大,弟弟一头就撞向了阳台的水泥栏杆上,叫了一声,就没了动静。
敏吓得一脸煞白,赶紧叫弟弟的名字。外公外婆先出来,看到这情景,外公冲上来不由分说给了敏一个耳光。敏被打得眼冒金星,整个人都懵了。更惨的是,妈妈和继父相继从屋里跑出来,妈妈冲向弟弟,大声哭喊着儿子,她清楚地记得妈妈回头看她那一眼的眼神,仇恨,冰冷,愤怒......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眼神,一种恨不得让她去死的眼神。那眼神,她一辈子也忘不了。
弟弟送到医院,缝了几针,好在没什么大事。不过,敏自然是逃不过一顿毒打。整个过程,敏没有叫一声疼,没有哭一声。那一年,她考上了名牌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学的那个城市。
敏工作非常认真,同事都说她是个工作狂。工作之余,敏一直坚持学习,学会几国外语,被公司提升任命为副总,经常在各国之间飞来飞去。 买了车也买了房,并且找了一个如意郎君。而这些,离敏离开家的时候已经过去整整十五年。这些年,敏每次一回忆起母亲那一个眼神,便觉得回去没有什么意思。
第十六年,敏做了母亲。每次搂着儿子的时候,心里总会柔情万千。妈妈老是托信,让她回去,同时也表示希望看看外孙。妈妈打听到敏的电话,给敏打来电话,言辞恳切,动之以情,劝她回家。听到妈妈的声音,敏心里一软,考虑再三,答应了妈妈的请求。
怨了十五年,当敏再次回到那个家。发现外公外婆已经去世,弟弟上了一所专科学校,怯怯地叫着她姐姐,继父和母亲都已经老去,对她和她先生,孩子,表现得唯唯诺诺,谨小慎微。似乎是衣锦还乡的贵人,敏在家里受到无上的待遇。看着爸爸妈妈的白发,看着这个家,敏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一瞬间,所有的怨恨和戾气都放下了。
母亲抱着外孙对着他轻轻地逗笑,阳光洒在母亲身上,勾勒出一圈好看的金边。屋里浸润在一片温暖,幸福的氛围中。那一刻,敏觉得内心安静无比,安详快乐!
放下,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解脱与释放。“放下”就是看破,就是无住,就是不执着。很多佛门大德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放下。滚滚红尘中,我们对一事一物不计较,对一时一地不执着,经年累月,便会心灵自在,达到“无我”的境界!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如此,还有什么不能放下的?
于2016.8.5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