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百字瞻瞻19——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百字瞻瞻19——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作者: 一格时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7-23 08:53 被阅读0次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德经 . 第三十五章》

“道”如果说出口来,却淡的没有味道,看它却看不见,听它却听不到,用它却用不完。

道始终隐藏在万物的后边,我们品尝的味道,看到的状态,听到的声音,是事物的表面的“形与象”,而非“本和源”,正如“大象无形,大音希声,道隐无名”。

苏东坡在谪居黄州时,作了一首《琴诗》,颇有佛之禅意与道之玄机。东坡先生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无论是“琴之形”,还是“琴之声”,甚至是弹琴的过程,都不能标定琴的存在和本质。琴啊琴,我怎么能迷之于你外在的“声色形”,而无视了你的“真善美”呢?

正是因为道不浮于表浅,而深藏于内部,才赋予了万物“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生机与能量。

孩童教育亦是如此,每一个孩子均有一个“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的独一无二内隐之道。

而“外貌的美丑,成绩的高低,行为的多寡”都属于孩子的外在表象,无法标签孩子这个鲜活的生命。

可是,一旦我们我们太关注孩子的外部表现,孩子内心里“对美好的思考,对成长的期待,对行为的觉察”也就一同被我们忽视了。

和道一样,孩童的真实本性,往往隐藏于他们的“行为、语言和情绪”的后面,等待着父母的善于观察、静心倾听和同感理解。

孩童啊孩童,如果我们可以做到以上几点,是不是就可以算是做到“天下父母,与孩同行”了呢?还是我们一起回归到生活,在观复生长的过程中,一起寻找答案吧。

天下父母,与孩同行

相关文章

  • 百字瞻瞻19——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道德经 . 第三十五...

  • 道德经(35)道之出口,淡乎无味

    第三十五章 道之出口,淡乎无味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

  • 《道德经》成语

    成语 淡而无味: 出自 《道德经》第三十四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释文 淡:薄,与“浓”相对。菜肴...

  • 百字瞻瞻83: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百字瞻瞻——道德经与孩童生长83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

  • 爱一个人(29)

    爱这个东西,无色无味却胜过有色有味的美食。正如老子所说的道: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

  • 《道德经》第三十五章

    【原文】 执大象[1],天下往[2]。往而不害,安平泰[3]。 乐与饵[4],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 道德经 第三十五章(无处不在的道)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

  • 学习《道经》第三十五章 往而不害

    原文: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泰。 乐(yuè)与饵,过客止。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视之不足见,听之...

  • 【马上说天下】商道·非常道(六十五)

    (三十五)商道之知易行难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

  • 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渴了,最解渴的是白开水。可现在,选白开水的有几? 上善若水,几近于道。 水,随和,不带个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百字瞻瞻19——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okc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