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面前有两家新开的餐厅,价格类型都差不多,唯独第一眼的外表不一样。
一个是十分普通的风格,一个是颇具特色,比如港风、古风之类。
你会更想尝试哪个?
这样类型的问题会存在很多时候,比如在聚会上结交新朋友,生活中挑选类似的物品,我们都会不自觉产生第一眼的感觉,从而影响自己是否继续了解或者购买。而这也是心理学的首因效应。
就像我们阅读文章,一个好的开头会让你更想读下去。而作为写作者的我们,更要多尝试不同的开头的方法,从而为自己的文章添色。
一、开头的作用
好的开头在一篇文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
1、点明文章的主题。
2、引出下文。
3、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4、在情绪上引发读者的共鸣。
二、开头类型
方法一:用热点引入法开头
热点法是通过最近关注度较高的事件引出主题,往往为文章带来一定的流量。
举例:
十点读书会上一篇10万+的文章《王冰冰塌房,她到底得罪了谁?》
作者尹阿珂在开头就写到微博热搜事件——‘王冰冰塌房’。通过这场‘塌房事件’分析隐藏的3个致命问题。
这样的开头既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同时王冰冰这次的事件正全网热议,也引来了大量的关注度。
Tips:
1、热点一定要简明扼要地说,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读者。
2、在引用新闻事件的时候,不要直接引用媒体的话,要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方法二:用故事引入法开头
故事法主要是以一个自己或身边的例子引出文章的主题。
举例:
凯叔讲故事的一篇文章《老大是女儿,老二放心生,然而真相扎心了……》,开头就是用故事形式,讲述了自己的孩子老大是女儿,老二是儿子,从而遭到了小区其他妈妈的羡慕,然后作者再用“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进行反转解释。
这样的开头让读者感觉到一种生活气息,引起读者情绪上的共鸣,同时激发读者对下文的好奇心。
Tips:
1.故事要言简意赅,要有轻重主次。
2、如果用自己朋友的故事,或者在朋友圈里,知乎上等等看到的故事,要记得征求当事人的意见,因为这些牵涉到对方的隐私。
方法三:用对话或者提问的方式引入法开头
对话提问法,通过人物对话的方式,引出后面作者要表达。
自我实践:
我这篇文章就是特意采用了提问的方式,先提出一个问题,再引出首因效应。目的也是为了引出下文和引起读者的兴趣。
Tips:
可以是自问自答,自问他答,或者他问他答,又或者是人物的对话也可以。
可以看做是一种对话,是作者用文字和自己的对话。
方法四:场景式引入开头
情景法是通过描绘情景的方式,从而引出下文。
自我实践:
这是个破旧的老楼,楼梯间的灯光昏暗。
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待走上去后,才能看到明亮的灯光和侯在门前的家长。
我们刚坐下来,学生就主动去倒水,然后乖巧地坐直在中间。
而家访结束后,我跟班主任不免感叹,
这是今天家访中,最好的家长。
Tips:
1、用场景式写文章需要四个要素,叙述、描写、背景和引用,这样的4个要素交错出现,会让文章层次分明,显得很立体。
3、用场景引入开头,就是一种描写的方式,细细看看,会觉得像小说或者散文,但又不一样,没那么详细,却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
方法五:开门见山
开头直接指出了自己的观点,读者看了开头,就知道作者下面要围绕这个观点来写。
举例:
半月谈的一篇文章《“好好的孩子”,怎么就抑郁了》。这篇文章开头描写了一些状况,并表示孩子出现这些状况,可能不仅仅是心情不好之类,最后点题——曾被认为只有成年人才会得的抑郁症,正在成为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隐形杀手”。
这样的开头非常简练,也让读者能快速明白文章的主题。同时,通过了“隐形杀手”这些词语让读者更加好奇。
Tips:
开门见山就是在文章一开头就说出自己的观点,直截了当,不拖泥带水。
方法六:图片引入
图片引入法是通过对话截图等,能引起强烈的情绪,这样的话题一说出来,就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自我实践:
我写的一篇推文《互相思念,感谢有你》,刚好就是用到了图片引入的方法。我展示了一张跟朋友的聊天记录,通过这张图片引出了思念和感谢这个主题。
Tips:
1、如果是普通人的微信对话,要注意做一下处理,最好征求当事人的同意,并打上马赛克。
2、公共事件或者开放性的新闻,视频就不需要。
3、如果是有意思的视频,也可以直接插入视频链接,这样会吸引读者去打开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