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项羽兵败,在乌江自刎后,后人就对此事而争论不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杜牧的和王安石的两位学者的观点截然不同,我个人赞同王安石的观点。
大家都知道,项羽是楚国贵族,将门之后。虽然在他出生时已经是家道中落,但是应该也是衣食无忧。比起刘邦来,他的条件是十分优越的。既可以选择舞文弄墨,也可以选择舞枪弄棒,还可以选择带兵打仗。所以说,他是在顺境中长大的。
24岁随叔父项梁起兵,破釜沉舟,巨鹿一战,名扬天下。27岁就登上西楚霸王的宝座,30岁乌江自刎。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纵观项羽一生,身经百战,除了垓下一败,也可算的上是常胜将军。可是就这一次唯一的失败就把项羽打趴下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归根结底,错在项梁。项羽能武不能文,也算是畸形教育。我想,如果项梁当年逼着项羽多学些人生哲学和政治知识,多让项羽受点挫折,多磨砺其心志,也许结局就不一样了。
即使项羽肯卷土重来所以,即使当时过了乌江,他还能重振当年雄风吗?垓下一战可算是败得太惨了!他能像拿破仑一样在遭受“滑铁卢战败”后还有勇气卷土重来吗?即使卷土重来,结果未必就会乐观。因为他有致命的弱点。不听劝诫,唯一谋士范增而不能用;独断专行,鸿门宴前的用兵和退兵不跟部下商量。可惜,他没有找自己的原因,而把失败归于天意。
退一万步讲,项羽即使取代了刘邦,他仍然会失败。因为,他的性格使然。他不适合当领袖,他适合做大将军。他有着优厚的先天条件,身高八尺,力能扛鼎;他也有良好的后天环境,可以博览兵书。独断专行的另一种叫法就是遇事果断,正因为此,他才敢于以下犯上,抓住战机,取得巨鹿大捷。因此,有人称呼其战神,这也证明了他的角色应该是大将军。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现在的条件很好,孩子需要接受的教育应有尽有。但是也不能完全包办,孩子多经历一些挫折未必是坏事。让孩子早日认识自己,早日做好角色定位,这才是最重要的。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