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跳蹬是个地名,以前没有那座石板桥的时候,人们往来两岸就都得走那七步跳蹬。据老一辈人讲,那七步跳蹬其实对应牛的七瓣门牙,因为那山行走势看起来像头牛,牛嘴刚好到河对岸。
如果不是因为早些年间那里有我家租种的田,我是很少去那里的。后来那里通了公路,那石板桥应该就不在了,至于那七步跳蹬还在不在,我并不清楚。虽然每年回家我都会四处溜达看看故乡一年的变化,可那里我却很久没溜达到了。
在农村,遇到小河,修个石板桥相对比较容易,所以跳蹬反而比较少;对于那些比较宽的河,修桥就是个大工程,耗资巨大,普通百姓自然无力承担,于是人们就用修跳蹬来代替。虽然遇到涨水就难以过河,但也不急于一时。在我们隔壁村就有一条大河,那跳蹬据说有一百来步,我虽然也走过几次,但最近一次已快十年了。
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过一篇叫《搭石》的课文,搭石就是我们的跳蹬。可惜我家没住在那大河边上,不能对其中的一些描写感同身受。但我相信,住在那大河两岸的人们一定是最懂的谦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