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和各地宏观经济数据已经公布。GDP之类的数据往往水分比较大,只能是将信将疑。比较而言,真正属于真金白银的,就是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就好比“家底”,家底越厚实,就越能够办事——办大事,办更多的事,进而造福更多的人!
前面两三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各方面发展受到掣肘,经济也受到影响,不管是有关部门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还是老百姓自身的切身感受,都是如鲠在喉。这些都是近在眼前的事儿,历历在目。
严格意义上说,今年才是历经三年磨难后真正“放开”和“转段”的第一年,所以,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情况备受瞩目。从国家层面看,GDP增长率是5.5%,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看到这个数据,一些人仍然表示质疑,认为不可信。但是,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看,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119203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税收收入99661亿元,同比增长16.5%;非税收入19542亿元,同比下降0.6%。按照过往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增长率一般为1:2的情况看,我以为基本上是可信的。
如果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3884亿元,同比增长了1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5319亿元,同比增长了13.5%,增长率基本相当。由此可见,“放开”和“转段”后,经济恢复性增长态势比较明显。当然,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还在于2022年4月份开始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集中退税较多,拉低了基数,使得财政收入增长率超过两位数。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现在的恢复性增长的基础还比较薄弱。
单就地方而言,31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收入均出现增长,最低的江西省也有4.5%,最高的西藏自治区达到了50.1%,用资本市场的俗话说,就是全部开出了“红盘”,这是可喜的现象。
常住人口超过1.2亿的广东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126亿元,稳居首位;常住人口8000万的江苏省5653亿元,排名第二;常住人口5000多万的浙江省5536亿元,屈居第三;常住人口2480万的上海市4619亿元,排名第四。常住人口接近或超过1亿人的山东省、四川省、河南省和2100多万的北京市的财政收入在2604亿元至4258亿元之间,排名前八。这几个省市自治区的财政收入之和就占了全国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山东,再加上不在前八的天津、福建,就是持续财政净贡献的六七个省份。
不过,值得警醒的是,如果按照两年平均同比增速看,财政收入下降的有7个省市自治区,虽然是少数,但其中包括了广东省、上海市和山东省,也就是几个经济强省和财政净贡献的省份。比如说,一个上海市的财政收入相当于2.5个湖北省等7个省份、3个辽宁省、4个重庆市等5个省份、6个黑龙江省、9个甘肃省等2个省份,几十个宁夏、青海、西藏,上海市下降幅度1.2%,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而广东省3.2%的下降就意味着损耗了约250亿元,几乎相当于一个宁夏全年。
近期,有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覆盖面非常广泛,目的就是促进经济在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好。如果没有其他特别意外的重大事件发生,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好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