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经常需要引用古诗词、名言警句等句子使文章更有亮点。相信同学们对于这些都是有一定积累的,但单单积累或背诵还不够,大家还需要知道,在作文中,该怎么去运用这些素材,让作文变得更加生动呢?
1
1. 语录式——摘录
就是放在文章的题记位置,单独出现,做全文的题记。
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再如: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
语录式类似于摘抄,把原文原封不动地写在文章的开头,完后另起行在末尾处用破折线引出句子出处,由此做成作文的题记。当然这是题记的一种形式,题记还有其他形式。
2
2. 援引式——引用
用在文章内文中,就是直接引语的形式,提示语+冒号+双引号+引语内容+末尾标点符号+引号。
例如:《论语中说》:“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诉我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如果写成如下的样式就不是援引了——孔子说:“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告诉我们君子以公正之心对待天下众人,不徇私护短,没有预定的成见及私心,小人则结党营私。
因为这句话,包括“子曰”在内,都是直接来自《论语》,而不是孔子。注意,援引的话语内容中的最后一个标点在引号内。
3
3.引号式——套用
引号式和援引差不多,但还有细微的区别,主要是在标点的运用上,一是去掉了引号,二是引用内容的最后一个标点在引号外。
例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当我们看见八月十五的月亮,某种情愫总会油然而生。
再看:秋叶是漫无边际的,“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满目的秋叶,五彩缤纷,给了我们铺陈在天地间的巨幅油画,也给了我们万千感叹。
套用也包括套进自己的句子中。就是只有引号,引号之外别的什么标点都没有,放到自己的句子中。
例如:此时,我虽然身在温暖的教室里,可是却从内心里平生了“枯藤老树昏鸦……断肠人在天涯”的感觉,一点儿浪漫与温暖都没有了。
4
4. 变化式——化用
就是没有引号,把经典、古诗词无形地揉进自己的句子中。
例如:有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一种豪放叫飞流直下三千尺;有一种情意叫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有一种淡然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再如:雨的语言是丰富的,可以是漫卷诗书的喜悦,滋润着杜甫的绵绵春夜;可以是点点离人泪,倾诉那个寂寞的夜晚;可以是映照冰湖的一片冰心,亮在王昌龄送别友人的刹那间。
前一个化用是将诗句连用到自己的句子中,后一个化用是将诗句的亮点词语活用在自己的句子中。
我们得到了这些方法,才能够运用自如,不至于弄巧成拙。
5
古诗文名言警句积累
1.兢兢业业,如霆如雷。(诗经大雅云汉)
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2.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 颜渊)
自己不愿要的,也不要施加给别人。欲:想要;施:给予。
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车轮外的直木与车相互依靠,唇没有了,牙齿就感到寒冷。“辅”指车轮外的直木。比喻两者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皮没有了,毛长在哪里?附,附着,靠近。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础,就不能存在。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学记)
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琢,雕琢。
6.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
如果这个都可以忍,那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是:这个;孰:哪个。
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走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失误要后要及时补救。
8.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指在一个陷阱的环境里,不要过于与对手争强好胜,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敌人。
9.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仁慈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观察事物,看见的是其“智”的一面。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天体运行,刚健有力,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停息。指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1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骄傲自满会招来损失,谦逊虚心会得到好处。告诉人们要谦虚不要自满。
12.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事只差最后一步未能完成,含有惋惜的意思。
1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么可以做人。指做人要守信用。
1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知。指做人要谦虚实在,不能不懂装懂。
1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罔,迷惘。殆,危殆。一个人如果只学习,不思考消化,则惘然一无所知;一个人如果思考却不知学习,就更危殆不安了。
1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说话要讲信用,做事要有决断。
1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学而)
学习,而后时常温习,是很高兴的事情。时:时常。习:复习。说:同“悦”,高兴。
1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必有眼前的忧虑。
19.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学而)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的事吗?自:从。
20.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对小事不忍耐,没耐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做工的人要把工做好,必须先磨好工具。本句原意是说实行仁德的方式,就是要先侍奉贤者,结交仁者。现在的意思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功”。利:使……锋利。
2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勤奋学习不厌烦,教诲别人不厌倦。
2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学记)
学习之后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学之后才会知道困惑的地方。困:困惑,理解不透。
2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述而)
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坦荡荡:心胸宽广、开阔、容忍。
长戚戚:经常忧愁、烦恼的样子。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述而)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成为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2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里仁)
见到别人好的道德品质,就应该虚心向他学习、看齐,见到别人不好的品德表现,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似的错误)。
2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里仁)
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子罕)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三军:军队的通称。匹夫:与夫妇相匹配,分开说则叫匹夫匹妇,所以匹夫指男子汉。
2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子罕)
到了天气寒冷时,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凋落的。
3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泰伯)
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是善良的。
3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
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网友评论